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长江网:让先天失明病人看到曙光 颠覆传统观念 武汉80后教师成果入选2018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作者:陈映琦 张宇驰 程毓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1-21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本报讯(记者 陈映琦 张宇驰 通讯员 程毓)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青年教师姚凯的科研成果“新方法使先天失明小鼠复明”,入选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新方法使先天失明小鼠复明”是姚凯多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综合运用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让罹患先天性眼盲的小鼠首次见到了光明。为让失明者复明,5年来,姚凯在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开发出“两步法”的疗法。

姚凯表示,为在不损伤视网膜的情形下激活米勒式细胞,他将培养的有效、无毒病毒,注射入先天性失明的小鼠眼睛里。经过整整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在显微镜下,出现了激活的米勒细胞。

之后,姚凯从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中挑选出所需的3种转录因子,调整病毒的剂量和优化时间间隔。干细胞疗法的效果逐渐显现,最终出现成片的新生神经细胞。

这种新方法使先天失明的小鼠复明,为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致盲疾病带来了新希望。

【人物专访】

瞄准医学热点 解决健康难题

谈到科研成果入围“2018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姚凯分析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改变,二是颠覆。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激活视网膜内潜在的干细胞的前提条件是杀死大量健康的神经细胞,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我们不仅挑战了这个传统观念,而且更颠覆了另一个观念。”姚凯说。传统观念认为,哺乳动物视网膜里的神经细胞死亡后是不可再生的,比如与此相关的疾病包括“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等被认为是无法医治的“绝症”。姚凯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视网膜里的神经细胞不仅能再生,且还能发挥功能。

姚凯认为,人体神经细胞损伤后是可再生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视网膜神经损伤的失明病人,也可进一步拓展用于治疗所有“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

http://kp.cjn.cn/kxdt/201901/t3342004.htm

上一条:音乐治疗网:武汉科技大学:用艺术之美点燃“课程思政”之光 下一条:襄阳咨询网:省人大代表到保康开展“聚焦代表问效 农村清洁工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