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辛亥革命网:张之洞、湖北工艺学堂、辛亥革命

作者:张继才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16浏览次数:

武汉科技大学(原湖北工艺学堂)校史馆内的张之洞雕像(摄影:何蒙)

湖北工艺学堂是清末洋务新政的成果,是张之洞对湖北近代教育的重要贡献。

湖北工艺学堂的创建及特点

晚清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主导的一次改革运动,张之洞是后期代表人物。新式教育的创办即是其主导的湖北宏大的改革之一,湖北工艺学堂便在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1898年)。这是中国最早的实业学校之一,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成果之一。关于开办之经历,《校史》阐述颇详,黎宇宁等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我这里谈谈湖北工艺学堂的特点。

特点之一:中西兼学

湖北工艺学堂开设课程中西兼学:“分习汽机、车床、绘图、翻沙、打铁、打铜、木作、漆器、竹器、洋蜡、玻璃各门工艺。”“第一年认字、写字、读圣谕广训、曾文正公家书之类,记账。第二年读孝经四书兼讲解,学写家信。第三年读史鉴节要……”。也就是说,要求学生既习西学,又学中学。

学堂教习备配中西兼有:算学教习2人,绘图教习1人、格致教习1人、化学教习1人、教操弁1人,另有华文教习4人。华文教习的职责不仅要传授四书五经之类的课程,而且要对学生进行管束:“以资训迪而便约束。”

特点之二:注重实践

一是学校学校建有实习工厂,1910年,李四光就任学校实习工厂厂长。实习工厂设备较为先进,武昌起义后,湖北当局专门予以保护。1914年,学校工厂制造的产品参加了巴拿马博览会展出。

学校重视学生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各门工艺,必须亲手操作。”禁止省略学生操作这个环节,也禁止教习降低要求。

特点之三:人才济济

我对早期人物进行研究,发现学校是人才聚集地。

梁敦彦(1857-1924),广东顺德人,是中国官派留学美国的第一批人中的一个。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坐办,后任会办,在学校的地位仅次于总办。他是中国近代外交家。

钱恂(1853-1927),浙江归安(今吴兴)人,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提调、会办,清末民国著名的外交家、学者。夫人钱单士厘所著《癸卯旅行记》是中国第一部女子出国游记,出版后轰动一时,名扬遐迩。钱恂同父异母弟钱玄同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侄子钱三强是著名的科学家。

汪凤瀛(1854-1925),湖北工艺学堂最早的创办人之一,张之洞的总文案,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梁启超著名的文章有雷霆万钧之力,与之相比肩者,是汪风瀛的《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

沈明道(1873-1941),湖北省东湖县三斗坪(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人,参与办理文普通中学堂,1910年任湖北中等工业学堂监督。民国初年,沈明道任武昌荆南中学校长。1919年9月,沈明道任湖北省教育厅视学。沈明道是教育家,他的子、孙、重孙多从事教育,是教育世家,其子沈刚伯还是历史学家、教育家。

此外还有程颂万,他是企业家、教育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程颂万之孙程之是著名的演员,叔孙程千帆是著名的学者。

学校教师基本上具有留日背景,不仅具有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学校开设时就有日本教习,直到上世纪20年代,学校还聘请几位日籍教师。

湖北工艺学堂对辛亥革命的重大贡献

1907年易名湖北申等工业学堂。辛亥革命时期,学校不少学生甚至教师却选择了革命:

第一,湖北革命党在学堂建立了基层组织,这是为数甚少的几个学堂之一,学生赵师梅是负责人,即代表。

第二,学校有20余名学生加入革命组织,比例较大。其中4人为核心成员。

第三,赵师梅等3名学生绘制了起义军旗即十八星旗。

第四,在起义、阳夏战争中表现突出。起义当晚及前一日,即1911年10月9日、10日,赵师梅、赵学诗、陈宏诰3人被捕。起义成功后,不少学生参加了学生军,陈磊、赵师梅等参与了军政府的建立,陈宏诰还是决策机构谋略处的成员。1913年,按北京政府的要求,湖北上报武昌起义功臣时,该校有3人列为甲等,倘若陈磊不在先一年死于意外,应该也列名甲等。

张之洞的改革结出了革命的果实,“种豆得瓜”,这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湖北中等工业学堂学生选择革命的客观原因

湖北中等工业学堂学生选择革命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学生追求民主共和制度而主动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革命组织采取正确的革命方略和长期苦心经营的结果。对此,如前所述,笔者曾进行过专门论述,此不赞述。不可否认的是,它与该校所处的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武汉科技大学(原湖北工艺学堂)校园内的张之洞雕像(摄影:何蒙)

第一,学校创始人张之洞宽容乃至纵容革命。有学者认为,“庚子年前后,张之洞等宽容门下弟子反清,甚至早就洞悉其人心机,却隐忍不发,事后亦不检举惩处,可谓纵容。”其理由是:“首先,张之洞颁示学堂管理章程有防范学生异动考虑,但形同具文,甚至确有‘劣迹’者仍受师长赏识”;“其次,张之洞本人宽容反清学生亦有确实证据。”的确,对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党人,张之洞在处理时比较宽容和柔和。当获知革命党人在花园山聚会时,他并没有进行镇压,而是把参与聚会的党人派出国外留学,使花园山聚会解散于无形。“丙午之狱”中被捕的革命党人张难先也受到从轻处理。张难先深有感触,曾调侃说:张之洞“纵唐才常之弟,曲护丙午被捕党人,大用吴禄贞又若为吾党张目。”

第二,学校教师中育革命者或同情者,对学生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的不少教师对革命持较为宽容的态度,甚至积极参与。

钱恂是湖北工艺学堂最早的提调,1898年3月18日任职,4月6日又升为会办。他通晓洋务,思想开明,主张革新,被张之洞任命为文案,是张氏重要的幕僚。次年,钱恂被委派到日本,充任湖北留日学生监督。在日期间,钱恂与革命党领袖孙中山、章太炎过从甚密,与章太炎的交往尤其密切,甚至,在其介绍下,参加了革命团体光复会。对有所谓异端思想与行为的沈翔云、董鸿神等人,钱恂曾给予保护。

汪凤瀛是张之洞的总文案,1898年在学校有过短期任职。他对革命党人的处理也很宽容。

范鸿泰在1904年任湖北高等工艺学堂教习,1907年任湖北中等工业学堂监督,也是一位革命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任《湖北学生界》编辑,倾心革命,回国后在昙华林参加花园山聚会。

李四光留学日本,14岁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曾任学校教习兼实习工场场长。这些教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因为史料缺乏,很难作一个具体的描述,不过,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产生的效果应该更大。李四光在校期间,就利用同乡关系(湖北黄冈县,今团风县),与在校学生陈磊交往较多,引导其参加革命。

第三,学校文化地理环境对学生投身革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湖北高等工艺学堂及后来的湖北中等工业学堂都在昙华林范围以内。这片区域仅1.02平方公里的区域,却为革命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地理条件。

一是学校众多,革命氛围浓郁。昙华林是清末新式学校最为集中之地。按照办学主体划分,学校有三种类型:一是教会学校。3所。二是官方所办新式学校。10所。三是私立学校。3所。在面积仅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就有这么多学校,实属罕见。知识分子富于理想,眼光敏锐,思想活跃,关心国家命运,容易产生或接受革命思想,并且容易互相影响。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学生运动容易发生。位于昙华林的文华大学、第二文普通中学堂也有师生参加革命。

二是革命组织发达,革命辐射力大。1903年的花园山聚会是湖北辛亥革命之根。前后相继的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日知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在人员、精神,方略等方面一脉相承。

建立在昙华林的日知会具有重要的地位。湖北革命的基本格局是在日知会时期形成的。领导武昌起义的团体文学社、共进会与之有很深的渊源,文学社和日知会一脉相承,共进会的组织者和成员不少是原日知会会员。“湖北革命之基,实于此植之矣。”本区域建立的革命团体对本地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

湖北革命组织也重视在昙华林发展力量。湖北革命团体先后出现应该是42个。其中,在昙华林建立6个,可以说,昙华林是团体或机关分布最为集中之地。位于昙华林的湖北中等工业学堂自然是得天独厚了。

还需指出的是,在当时,除文华大学、文华中学等教会学校之外,该校是历史最长、在昙华林办学时间最长的学校,这也是其在辛亥革命中独放异彩的原因之一。

总之,张之洞是湖北近代实业教育的自觉的创建者,也是辛亥革命不自觉的酿造师,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

(作者系辛亥革命网专家、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http://www.xhgmw.org/html/zhuanjia/chengguo/2017/0314/23398_2.html

上一条:中国教育在线:走进武汉科技大学 下一条:武汉晨报:食堂阿姨送药饮 学子直呼好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