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 记者安立、通讯员徐长俊、杨海珊
今年暑假,正在备战考研的武汉科技大学大三学生门晓衡,不顾父母反对,再次报名参加秭归县梅家河乡支教。也正是连续三年的支教经历,让她决定放弃现在所学经济专业,报考集美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那一次我们支教团12个人,教导80名孩子。”2014年暑假,18岁的门晓衡作为武汉科技大学“爱之星”支教团的一员,第一次来到秭归县梅家河乡支教,门晓衡告诉记者,班上孩子的情况她至今记忆犹新。当支教结束时,门晓衡告诉孩子们,她不得不离开时,孩子们“哇”的一下全哭了。她对孩子们说:“明年我还会来的。”
“答应孩子们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要做到,要不然就不要说,有可能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会期待一年。”第二年门晓衡再次前去支教,她带过的孩子早早的在校门口等待,离开时她再次做出承诺。
今年暑假,正在备战考研的门晓衡,再次报名参加支教团队,父母打来电话,以“支教耽误考研”“今年湖北天气不好”“去山区支教会发生意外”等理由不允许她前去支教。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门晓衡瞒着家人去了梅家河乡。
支教期间,门晓衡就是孩子的“保姆”――吃饭、睡觉、看病都要管。每天早晨6点起床,再到次日凌晨1点上床睡觉,她都得围着孩子转。调皮捣蛋、上课不听讲并不是门晓衡担心的事情,她最怕的是班上的孩子无缘无故的哭起来。一次手工课上,门晓衡教学生做贺卡,一句“别忘了给爸妈送一份贺卡”,惹得班上一位女孩哭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时常会发生,经过走访调查,门晓衡发现班上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有的还是单亲家庭,很多孩子“在坚强的外表下是脆弱的内心”,在支教队员们说出诸如“父母”“母爱”等敏感词汇时,有些孩子会控制不住的哭起来。
一次上课途中,一位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看孩子,但自己的女儿并不理解自己单亲父亲,一边哭一边将礼物丢在地上。门晓衡及时为父女俩沟通,最后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许诺,以后每年不管如何困难,都要多回来看她一次。
“以前不理解父母的艰辛,支教过后我瞬间感觉自己长大了,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也知道如何关爱他人。”门晓衡说,三年的支教经历,让自己喜欢上“老师”这个身份,放弃原来学的经济专业,准备报考教育学研究生。
网址链接:http://news.cnhubei.com/xw/kj/201607/t36628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