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人民网: 30年专注爆破事业 炸药炸出国家大奖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07浏览次数:

30年专注爆破事业 炸药炸出国家大奖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钟冬望教授

2013年01月21日15:0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武汉1月21日电 外滩花园定向爆破工程、阳逻大桥锚碇基坑开挖工程、某导弹基地平场工程 谈到自己从事整整30年的爆破事业,武汉科技大学钟冬望教授在电话里语速极快,记者不得不提醒他慢点慢点。

生活中的钟冬望教授性格直爽、语言简洁、思维跳跃、直中要害,即使跟随他多年的学生与他探讨学术问题,也得时刻切换场景,以便跟上他的思路。1983年大学毕业,1998年破格成为武科大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而后攻读硕士博士 30年从未离开过爆破研究。他的孜孜以求也获得丰厚回报。

1月18日,钟冬望教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由武汉爆破公司牵头,河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建(构)筑物拆除定向爆破关键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钟冬望教授和合作伙伴历经多年,才完成该项目。

绿色爆破 他是理论创新的探索者

10、9、8 3、2、1,起爆! 从事爆破30年,钟冬望教授已数不清喊多少次这样的命令。

爆破是一个神秘、令人生畏的字眼。爆破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后来在经济建设上应用,如采矿爆破、土石方爆破、拆除爆破、水下炸礁等。而与老百姓直接相关的是拆除爆破。城市中的烟囱、大楼等,靠机械或人工无法安全快速拆除。随着城市发展,需拆除的建筑增多,而爆破技术作为一种快捷、安全、方便、经济、实用的拆除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1976年为兴建毛主席纪念堂,成功爆破拆除人民大会堂南侧的邮局,开我国城市建筑物爆破先河;2001年上海长征医院大楼创下我国爆破拆除建筑物最高纪录;2002年四川奉节老城搬迁,三四百幢楼房均被爆破拆除,为城市大规模改造提供经验。爆破并不是每次都顺利,国内外爆破拆除事故屡见不鲜。2003年四川成南高速南充出入口旁,一幢6层的宿舍定向爆破,前后进行4次爆破才 摆平 ,2010年美国俄亥俄州一座84米高塔爆破时出错,压毁高压电线杆,四千家庭被迫停电。

国内外爆破研究领域有个共识:导致拆除爆破失败的根源在于理论滞后于技术。钟冬望教授说,控制爆破技术是通过极短的时间差,控制被爆物的破损程序,达到按预定方式倒塌,比如原地坍塌、折叠倒塌等,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爆破中的一些问题始终没有成熟的理论解释。目前,我国每年爆破拆除的建筑物近亿平方米,由于爆破对象与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其研究涉及爆炸、结构、防护工程等多学科,量化的设计理论与精确控制技术尚未成熟,其成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爆破设计以施工人员经验为主,拆除爆破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钟冬望教授团队通过30年研究,提出了确定爆高与起爆顺序等拆除爆破关键参数的理论方法和拆除爆破中触地振动效应预测与控制方法,建立了描述结构从连续到解体过程的理论模型,开发了模拟结构失稳、倾倒、解体与触地等全过程的系统软件以及预测触地振动效应及控制的系统软件,形成拆除爆破量化设计的系统理论方法。该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每年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多个亿。

在电视里经常看到,一个高楼被爆破倒下,马上烟尘四起,遮云避日。在钟冬望教授主持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得到很好地控制。他们在国内外最早提出 绿色爆破 的概念,采用微型水压爆破等手段,降低拆除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降尘率达53.6%以上。武烟煤锅炉房爆破拆除工程率先引入 绿色 爆破新理念,有效控制了粉尘对环境的危害;武汉卷烟厂采用该技术,节约成本680余万元;利用微型水压爆破技术拆除武汉永清街旧建筑群,比国家预算定额减少469.8万元。

重大工程 他在幕后默默奉献

子夜,汉阳江滩边,霓虹灯闪烁,江面一片平静。长江大桥旁的外滩花园1号楼在探照灯照射下,格外醒目。楼下半截被厚厚的竹篾草袋包裹,3000多个炮眼已填好炸药。随着一声令下,一串沉闷的爆破声接连响起,3秒钟后,这幢外表华丽的住宅楼向江心方向坍塌。几分钟后,距此楼仅200米的长江大桥上呼啸而过一列火车

2002年1月25日,耗资1.6亿元建造,曾以 我把长江送给你 的广告口号响彻武汉三镇、上了《焦点访谈》的违章建筑外滩花园商品住宅楼开始爆破拆除。钟冬望教授就是爆破拆除方案的主审。

从技术角度分析,其爆破难度在于既要保证近在咫尺的武汉大桥和防洪堤的安全,又要保证爆破使用的雷管不受龟山电视塔无线信号干扰。另外各单元主楼与副楼之间层高不一,分布呈 E 形,高宽小,楼层低,不利于控制爆破倒塌方向。该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副楼为阶梯状,最低5层,高度15米,内设3个楼梯、3个电梯井,施工期短、预处理难度大。

爆破方案既要考虑保护长江大桥和防洪堤的安全,又要避免电视塔无线信号引发误爆,还要保证楼房准确定向倒塌。作为专家组组长,钟冬望组织技术人员多方论证爆破方案,最终确定先对各单元的楼梯、电梯井、错层位置进行切割,在承重柱的合适位置打孔装药,控制楼房全部倒向长江江面方向。同时为避免爆破对周边地区造成影响,爆破前在楼房与防洪堤之间开挖防震沟,并用双层竹篱笆墙进行近体防护,防止飞石伤人。

当年春汛前,外滩花园全部7万余平米的建筑爆破拆除殆尽。如今再从黄鹤楼上远眺外滩花园所在地,已经是一片葱绿的江滩,但当年烟尘飞扬的景象仍留存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阳逻长江大桥为一跨过江悬索桥型,主跨1280米,是世界第八大悬索桥。可是在武科大,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重大工程的建设,有钟冬望教授的一份功劳。

要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固,担负悬索桥承力作用的锚碇基础是关键。大桥两侧各有一个超级锚碇。其中北侧是天然开挖重力式锚碇,总高度46.5米,被誉为 亚洲第一锚 。超大超深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边坡垮塌。为保证施工安全,加快大桥建设进度,施工方找到钟冬望教授,想用爆破方式开挖 亚洲第一锚 的基坑。

钟冬望教授考察后发现,北锚碇基坑靠近长江,主要为水稳定性较差的泥质红砂岩,若用普通方法爆破,容易造成基坑垮塌。他运用多种爆破方法,以最大限度减少爆破对基岩的影响,同时采用锚杆挂网防护和预应力锚索措施,有效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每次开车经过这里,我内心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提起曾经参与过的大项目,钟冬望脸上掠过一丝低调的微笑。

胆大心细 爆破教授也有柔情

爆破行业讲究 胆大心细 ,钟冬望教授搞爆破 胆大 ,但对学生对工作却十分 心细 。

2003年,有个项目是爆破拆除新洲水泥厂一间两层楼厂房,他带着三个硕士研究生去工地实习,在没过脚踝的水泥灰里,他和工人师傅一起亲自装雷管、炸药。爆破成功后,他陪着工人在路边小摊低矮的帆布棚里吃饭,却掏出300元钱,让自己的学生找个好点的饭馆吃饭。

有件事让武汉科技大学1999级采矿工程班学生记忆深刻。该班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临近寒假,很多同学没钱回家。看到学生难处,班主任钟冬望让班干部统计有多少人没有路费,需要的都向他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992年,该校理学院有个学生毕业后分在四川,不甘温水煮青蛙的日子,辞职回武汉。刚到武汉,身无分文,在绝境中,他找到班主任钟冬望。钟冬望教授热情接待他,留他吃饭,帮他联系工作单位,还给了他100元钱。二十年后,这位学生经手的资金已达几十亿元,他说,是钟老师的善念成就了他的人生,手里握再多钱,最值钱的仍然是1992年那个100元。

钟冬望教授所教过的学生,目前很多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但他们依然保持紧密的联系,建有自己的 门徒 群,互相支持,互相探索。

在担任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科研副院长期间,钟冬望教授在办公室支起一张小床。简陋的小床,陪伴了他无数个日日夜夜。学院申报硕士博士点,钟冬望教授每天住在黄家湖,晚上工作到深夜。累了就在小床上躺会儿,同事早上到办公室,他已开始工作,同事们看得见的只是他眼中布满的血丝。

团队的年轻老师喜欢跟着钟冬望教授做科研。 钟老师没有架子,干工作亲力亲为,什么苦都能吃。 钟冬望教授带他们到企业考察、与爆破企业搞科研合作,在简陋的爆破工地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炎炎烈日,他和大家一起实地测量,给爆破点定位,汗水打湿衣衫,他全然不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目前,钟冬望教授主持完成和参加了37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8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申请国家专利8项,获授权专利5项;主持和参加控制爆破工程30余项,6项为国家重点工程,提出的绿色爆破新理念及开发的微型水压爆破技术在全国18个省市应用推广,直接经济效益7亿多元,出版著作四部,发表论文6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5篇。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上一条:新华网: 矢志耐火见洞天: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李楠教授 下一条:中国青年报: 武汉科技大学震撼思想课延续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