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人民网: 武科大张一敏:扬“钒”启航二次荣获国家大奖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2-26浏览次数:

武科大张一敏:扬 钒 启航二次荣获国家大奖

人民网武汉1月16日电 14日上午,张一敏教授再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已经只有激动,没有紧张,因为这已经是张一敏教授时隔四年后,第二次站在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

2007年,张一敏教授主持的 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他主持的 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 项目再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科技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没有上十年的沉淀,是不太可能的。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耗费的是张一敏教授半辈子的心血 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对自己执爱的事业,能够倾注的满腔热情。

板凳要坐十年冷

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必然以国家命运、社会需要为己任,这一点,在张一敏教授身上,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高熔点稀有金属元素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除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外,还大量应用于国防、宇航、核能、化工、电子、船舶及新能源等领域,钒一直是西方各国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

在我国,仅湖北、湖南、江西等地钒资源总储量多达509.9亿吨,但它们均以低品位原生含钒页岩状态存在。尽管我国钒储量远超国外总储量,但是我国提钒技术起步晚,水平差,珍贵的资源不仅不能利用,还为环境污染埋下 伏笔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张一敏随导师研究含钒页岩时,就开始接触到这种珍贵资源。含钒页岩俗称石煤,产出地老百姓常错把它当成燃煤,用于取暖、做饭,政府也不了解石煤资源,任由乱采滥挖,含钒页岩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资源环境和矿物加工的专家,提起这些,张一敏教授至今记得当时的痛心。也正是这种痛心,让张一敏 当时的科研 新兵 ,有了最原始的科研动力和方向 寻找一条绿色提钒方法,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事情发展远没有张一敏教授设想的那么简单。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钒资源的重要性,利益地驱逐,使得民间土法提钒厂大量涌现,浪费和污染触目惊心,国内科研单位的研究也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开展大规模生产。

任何重大技术成果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科研攻关,需要很多人、很多年的团结合作,特别是探索性、创新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在导师和自己多年研究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张一敏教授着手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

1997年,张一敏教授团队正式成立,并开始系统研究高效环保提钒技术。全世界90%含钒页岩矿集中在我国,当时,美国、俄罗斯等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微乎其微。没有国外先进经验参考,张一敏教授团队只能从零开始,探索符合 中国特色 的提钒新技术。

从着手研究提钒项目,到最终出成果,张一敏教授在20多年的科研过程中,没有 周末 的概念,没有 节假日 的概念,跑过的大小矿山不计其数。经费不足省着花,没钱买设备就自己造,既当设计师,又当搬运工和电焊工。

张一敏教授团队很多都是年轻人,十余载甘坐冷板凳,潜心科研,有时为解决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他们不得不连夜驱车数百公里从武汉赶到现场,披星戴月;有时为项目需要,他们不得不在现场的山沟里,一住就是半个多月

抚今追昔,张一敏教授常常感叹: 现在成绩的取得,是多年来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十余年的艰辛和付出,岂是水到渠成般简单,张一敏教授 举重若轻 的话语中,透露的是科技攻关者地自信和乐观。

科研需要较真精神

传统的提钒技术存在几大 瓶颈 : 钒回收率太低;废气、废水、余热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尾渣无法利用。一些新开发的技术也往往只能兼顾某一方面,高效、绿色提钒,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丝毫突破,都显得举步维艰。

张一敏教授团队从开始着手研究提钒技术就已经通盘考虑,为传统提钒技术一点一滴的不足较真,立志开发出我国标志性先进提钒新工艺,既能够大幅度提高钒回收率,又能实现提钒生产工艺节能减排、在线循环和降耗增效的功效。

项目开发了自催化 高效解离 循环氧化提钒新方法,不仅 消化 污染产物,而且突破了页岩钒难以氧化转价的技术难关。 双循环高效提取技术 则使得钒回收率高达75%以上,远超国内外现有指标,实现了低品位钒的高效回收。

为了有效利用烟气、废水、余热,项目还开发出了烟气废水在线循环技术。该技术使烟气二次循环利用,实现 零 排放;含盐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9%,余热利用率大于85%,每吨钒成本降低15-20%,从根本上解决了提钒的环保难题。

提取1吨五氧化二钒需要120-150吨石煤矿,大量尾渣成为很多提钒企业 最头疼 的问题。利用该技术产生的尾渣同样是宝贵资源 经检测,尾渣无毒性,无污染,且符合建材标准,适合制作绿色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武汉科技大学,张一敏教授以 沉得下去 和 敢于较真 闻名。校报编辑部李杏老师在学校学习工作几十年,对很多教授的科研故事如数家珍。他说,张一敏教授的研究行业特殊,他总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发现问题就 咬 着不放。

目前, 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 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还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等。项目的相关配套技术成果,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关注。

十余年来, 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 已在湖北、江西和湖南等国内10余家提钒企业广泛应用,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的该项目相关环保、焙烧、脱碳等配套技术及设备,还先后推广用于国内30余家厂矿单位。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该技术共新增产值35.99亿元,减排污染物150多万吨,尾渣660万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而该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无法估量。

奉献是团队的灵魂

合唱训练时间快到了,一起去吧! 2010年12月16日下午,记者在团队办公室采访,正赶上团队集合训练合唱。团队大家庭的气氛让记者感到又喜又惊 这些平时忙于和矿石打交道的老师们,对集体活动也有孩子般的高兴和激情。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张一敏教授团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住了无数次失败与挫折的考验,并依靠团队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合作、甘于奉献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其中意味,甘苦自知。

2004年,湖北腾达矿冶有限公司欲建高效环保提钒厂,找到张一敏教授。从场地规划到设备配置,从工艺设计到工业调试,团队成员都忙在一线,一呆就是数月,遇到难题通宵达旦地守在机器旁,对于团队来说,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厂址位于远郊,为方便现场调试改进,他们就住在厂区工棚里,条件十分艰苦。 企业为我们在市里宾馆开了房间,可现场技术问题不等人,住得太远,不救急 。团队在现场和工人师傅们同吃同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大家心里没有觉得苦。

搞工程,原始数据既是发现问题的 密码 ,也是解决问题的 钥匙 。每开展一个项目,团队都有一个记录本,密密麻麻写着课题组调试记录。有时,一个数据的获得,可能要团队几个成员拿着对讲机,在轰鸣的机器旁,蹲守一夜。

团队成员刘涛博士介绍了一个细节,让记者记忆尤其深刻:有次,一个项目出现了问题,但是团队成员都在武汉,几个人连夜自己开车赶到现场。到企业已经是半夜,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地开工,工人们都伸出大拇指, 专家 没有架子。

无论在现场或是实验室,团队成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加班加点习以为常,很多人做出了不同程度 牺牲 :有的老教授,家人生病住院却不能去照顾,有的年轻博士,顾不了家,孩子没有人带 团队有一个共识:选择科研,就要暂时放弃一些。

张一敏教授时常告戒大家:工程上出现问题,不能烦不能急,有问题,说明还不完善,要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查找原因,积累经验,寻找突破口。把科技攻关中难题当成上天赐余的机遇 这种朴实的想法扎根在每个成员心里。

记者曾多次采访张一敏教授,但是很少有机会能够一见庐山真面貌。团队成员告诉记者最多的是,张老师在企业出差或在开会路上,或许,对浸心科研数十载的张一敏教授而言,忙碌是生命的一种姿态,生命就是因这样的忙碌而充实。

上一条:中国新闻网: 武汉科技大学依托行业服务地方实现跨越发展 下一条:武汉科技大学绿联社队员把新洲涨渡湖绘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