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乐于“泡”企业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1-08浏览次数:

化工原理这门课概念多、公式多,很难学,听了张春桃老师的课,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门课了。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0906班的袁凯近日告诉记者。

听到学生的评价,张春桃笑了: 这得益于学院送我们下企业‘补课’。由于没有生产工作经历,以前讲课只能照本宣科,自己讲得索然无趣,学生也听得无精打采。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至今已有50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大量的中国焦化行业骨干技术人才,被誉为 焦化行业工程师的摇篮 。但随着教师队伍学历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没有生产工作经历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突出。

2009年底,化工学院通过职代会出台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和《青年教师下工厂实习培训规定》。2010年暑期,学院的韩军、李文兵、孙昱等5名教师成为首批到企业实习的青年教师。

教师们通过深入企业一线,个个都变身成了 企业通 。 我们在企业所有的车间、工地进行了实习,参观了煤焦厂的物料走向、熄焦、焦炭过筛、进产品库的全过程,学习了装煤、推焦、炉顶测温、调火等工艺。 韩军说。

回到学校,学院安排到企业实习的教师带学生去武钢集团实习。之前,由于青年教师没到过现场,都是由武钢集团的技术员带学生边参观边讲解。这次,韩军主动带一队学生自己讲解,他不仅讲现场看到的,还讲最新的技术、设备及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也都能应答自如。

到企业实习缩短了书本与实践的距离,推动了课堂变革。 孙昱说,一个半月的下厂实习,他们录制了10多份影像资料,拍摄了300多张照片,对照现场画了上百幅图,记录了上万个生产一线数据。 孙昱老师把在企业拍的照片和视频放给我们看,我们一下就记住了。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0901班学生张琰玮从课堂上明显体会到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

作为工科教师,没有企业生产经历或工程实践经历,是不可能上好课、做好科研的,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因此青年教师要乐于‘泡’企业。 院长王光辉说。

■本报记者 柯进 通讯员 程毓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11/07/content_55083.htm

上一条:新华网: 武汉科大耐火专家李楠破解难题炼纯钢 下一条:中国青年报: 武汉科大:教授的一半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