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宋金文 白采倩)7月7日,我院赴黄石“矿山资源绿色安全高效利用科普”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黄石的矿冶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近距离观察“亚洲第一采坑”,实践团成员对这一奇观表示惊讶和敬佩。采场东西跨度2400米,南北跨度1000米,最大垂直高度444米,坑定边缘面积相当于150个标准足球场的采场。由于其矿石资源的战略地位,采场早在清朝时期就被张之洞作为重要矿产资源储备进行开发和利用,并成为当时武钢的优质铁矿源。在抗战时期,由于其矿产资源优质,日军占领了这片土地,并在这片盛产铜铁的土地上挖掘了优质矿1500万吨。讲解员的讲解,让大家了解到这段屈辱的历史,大家表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宏大愿景将被铭记于心,并付诸于实践。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走进了矿冶博览园。当地陈列着上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服役于露天,井下开采的大型设备。被称作“清道夫”的美国50B伟步克矿用自卸车,主要运用于露天采场爆破碎石的清理与运输;前苏联的苏码汽车,因为其“双向行驶,以电供能”,所以成为了井下开采的强大帮手;由内蒙古产的中国重器洒水车,则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成功应用于矿场降尘。
听到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异常兴奋,纷纷表示,曾经以为采矿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工作,没想到在上世纪采矿就进入了现代化。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杨哲辉更加兴奋,他表示:“现在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我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信心。”

参观结束,矿卓1801学生杨哲辉感慨:“大冶铁矿,物华天宝,品高质优,是中国乃至亚洲少有的佳矿,在感受到中华资源之丰富的同时,还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使命,学好本领,为我国矿山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出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