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材冶学院】追溯汉字演变 重拾文化自信

作者:王方圆编辑:姚赟发布时间:2019-04-24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方圆)4月23日上午,任课金材专业的数据库老师余志兵在做报表设计演示时,由标题字体联想到汉字演变,并为金材专业的同学们简单讲述了汉字演变的历史。

在余老师改标题字体之前,他询问同学:“大家知道这个标题是什么字体吗?”金材1802晏习强一口答出:“老师,这是宋体,系统默认的。”老师接着问:“要是我换几个字体,大家还知道吗?”这时教室里面雅雀无声,余老师便说:“既然大家不知道,那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汉字的演变吧。”

余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山的形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象形字。”紧接着,余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道,象形字之后就是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其中秦朝统一了汉字——小篆,这对于中国发展是有很大的积极影响。而汉代用的则是隶书,它的字形扁方左右分展。此外,余老师认为通过观察汉字,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事。

突然,老师话语一转,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中华文化需要你们这一代人传承,而每次都用手机打字,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好多字都不会写。日常中大家还是要多练练字,这不仅能帮助你静下心来,也能提高你的文化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家多了解了解,对自己会有帮助的。”

听完余老师的讲述,金材1801陈涠说道:“原来汉字有这么多学问,看来以后我们要多学习中国文化,多写写字,重拾自己的文化自信。”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书香四溢 墨迹永存 下一条:【材冶学院】第五届“晒晒你的朋友圈”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