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邱锦)4月21日下午,我校第七届结构设计竞赛圆满举行。本次活动共分为模型制作与模型加载两个环节,共历时两天,分为51311与52308两个赛场,本次竞赛设计主题为山地输电塔模型设计与制作。
在活动开始之前,每个参赛小组已经完成了将近一个月的设计与制作练习,各个小组都设计出制作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出现结构倾斜、结构倒塌等情况,但参赛选手均熟悉杆件的制作方式与结构的拼接技巧。
4月19日,竞赛正式开始。每位参赛人员到达赛场领取材料与工具后就开始进行模型制作。赛前经过长期训练的小组,对于切条、粘杆、拼接等步骤都胸有成竹,而缺少训练的小组则要靠着自己临场应变能力。在切条和粘杆过程,每个小组都要应对木条切割不齐、胶水沾满全手、胶水的味道刺鼻难闻等问题。杆件制作完成就开始模型拼接,由于设计图与实际操作存在误差,因此在杆与杆之间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空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到模型制作的“水泥”—木屑。对于木屑,参赛选手冯飞说道:“这个木屑都要自己动手磨,每次磨木屑既费时间,也费力,因此我们都是在制杆的间隙轮流来磨木屑。”
4月21日上午,经过了一天半的制作,参赛小组都相继完成各自的模型。随后进入加载环节,加载环节由选手选择加载重量。对于一级加载,部分比较自信的小组就选择上限4千克,而相对保守的小组则选择加载下限2千克。汪壮、王雪娇、胡子璇三人组成的名为“璇转雪糕壮地球”小组第七个上场。在一二级加载成功之后,想到前面六个小组三级加载都没成功,看着砝码缓慢放在施力点处,汪壮瞬间紧张了起来。砝码放好,绳子绷直,模型结构仍然稳定。“一,二……”杨祖泉老师进行十秒计时,加载成功。为了测试出模型的极限,额外成功挑战了一级加载各挂点再加1千克,以额外挑战二级加载再加1千克告终。
在历时5个小时的加载后,汪壮、王雪娇、胡子璇三人小组以84.55分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至此,竞赛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