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制“扇”至美绘古韵 非遗永生绽华彩

作者:黄佳鑫 焦好如编辑:覃垚发布时间:2023-07-16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黄佳鑫 焦好如)“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7月15日上午,我院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梦载星河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童心港湾开展以“扇韵诗情”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课程。实践队队员叶章薇担任此次课堂的主讲人。

“团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叶章薇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团扇发展历程以及寓意。团扇是炎热夏季避暑的必备品,也是古代文人雅士必备的随身物品,他们常将扇子作为随笔、诗词的载体,书写自己的感悟,因此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叶章薇向学生们介绍团扇的多种形状,包括长圆形、葵花形、梅花形、六角形和匾圆形等,并详细讲解了团扇的制作过程,制作骨架,准备纸张,上胶……为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团扇文化,体验中国民间书画艺术,叶章薇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团扇,提供团扇的底片和绘制工具。学生选择图案进行绘画,并用彩纸、丝线等材料装饰团扇边缘。在制作永生花团扇时,叶章薇强调道:“我们要利用永生花易折叠摆放,不易破损的特点,将干花和叶片按照自己的想法粘贴在团扇上,各式各样的材料大家可以随意进行搭配创作。”在掌握了制作技巧后,学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互相交流学习。童心港湾学生周锦萱说道:“制作团扇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传统艺术真是太美啦!”

“中国的扇子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课堂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到团扇所传递中华文化之美。”实践队队员彭嘉俊感叹道。

上一条:【机械学院】红色警报趣识辨 绿色环境悦人心 下一条: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颜楚益 南逸杨)为进一步拓展乡村学生对科学原理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感受科学魅力,7月15日,我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天门市张港镇彭湖小学为五、六年级学生开展关于“科学引深思,实践促成长”的主题课堂。 本次科学课堂由负责教授科学的志愿者乾嘉琦结合教材内容和亲身实操设计,为学生设计一个新颖的学习课题,即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制作立体几何模型讲解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同时观察教室内物体来判断其稳定性,其中包括圆柱、三棱柱以及长方体等。 “在奇妙的科学世界里,让我们通过手工制作,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