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邹逸凡)历经半个多月的层层挑战从663支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队中脱颖而出,8月24日,我院研究生团队在“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中荣获国家二等奖。
此届大赛的参赛规模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吸引了国内近百所高校的663支代表队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达3223人,共有来自38所高校的144支队伍进入决赛,共计402名师生。各高校参赛团队都带来了精心设计的作品,一大波“黑科技”纷纷亮相。本届大赛包含常规、企业、挑战3类赛道,由变体飞行器设计、室外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巡检与跟踪等12个赛题组成。
在队长李胜昔的带领下,我院研究生组成的比赛代表队一切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如架构无人机、寻找材料、配备动力系统及机载电脑、摄像头等。自八月初开始,为了比赛的准备工作与项目挑战测试,他们六点半就要赶在早上温度适宜的时候起床,在教室外一直测调无人机的控制参数以及不符合预期的代码到十点之后,紧接着投入下一项工作。傍晚时分的工作亦是如此,每天都是在重复组装、调试、测验以及模拟等工作的路上。“虽然辛苦繁琐,但只要是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一切都值得。”李胜昔说道。
为了保证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无人机完成各项操作,李胜昔在小小的参赛指南上标注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精确到完成一步过后的打开开关等细节。在正式比赛中,整个团队按照半个月以来每天训练测试的要求,指挥无人机逐步完成自主起降、固定线路巡航、目标识别跟踪、展示自主研发综合监控平台系统等内容,最终获得决赛二等奖的优秀名次。
“为了能够获得比赛资格,获得奖项,我们把半个多月连续的时光放进一天中并不断重复,我们把参赛指南中的任务描述、技术要求、评分准则及判罚内容都烂熟于心,并加厚了这本参赛指南。创新的背后是不断的磨练,要想在竞赛与科研的路上越走越宽,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与敢于坚持、不怕吃苦的品性是必不可少的。”李胜昔在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