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林锦煌 钱湘雯 贾恬夏)7月5日下午,我院“清风如约至,艺美乡村行”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杜语航、杜诸智、林锦煌作为教学小组成员正和高扁小学的学生们一起弯腰将散落的纸屑、塑料瓶装进垃圾袋。这场“校园清洁行动”,让这所乡村小学的角落焕然一新。
本次行动采用双轨模式:在环境整治环节,师生分组捡拾教室周边零食袋,清理操场杂草丛中塑料瓶,分类运至村回收站。在意识培育环节,设计"垃圾兑换"机制:3塑料瓶换橡皮,10废纸换铅笔,这种“垃圾兑换”促进了当地学生对于垃圾处理的积极性,培育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老师说,塑料瓶埋在地下一百年都不会烂。”二年级学生杨同学举着捡到的饮料瓶,认真地放进“可回收”袋子里。“比起课本知识,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杜诸智看着干净的校园,感慨道,“现在孩子们看到垃圾会主动捡,还会提醒家长别乱扔。”
“刚来时,教室堆满的垃圾桶旁堆满零食袋,操场边的杂草里藏着塑料瓶。”林锦煌说道。考虑到村里缺乏专业环卫力量,缺乏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志愿者们决定从清理垃圾做起。他们每天课后带领学生分组行动,用桶、塑料袋当工具,将垃圾分类后运到村里回收站。
据悉,支教队已联系公益组织,计划为村里添置分类垃圾桶。“倒垃圾看似小事,却是改善环境、培育习惯的起点。”林锦煌说道:“我们希望离开后,这份整洁和意识能留在村里。”
如今,校园里的“弯腰”身影成了常态,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干净的村庄”,画里有捡垃圾的志愿者,也有笑容灿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