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城建学院】青瓦古宅承文脉 新楼福政润民心

作者:翁宇攀 黄天敏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翁宇攀 黄天敏)7月6日上午,我院赴杨寨镇“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广水市杨寨镇大布村方家湾,在村党支部书记方峰的带领下,探访这座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古村,感受青砖黛瓦间的历史底蕴,见证乡村振兴政策如何让村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方家湾保存着明清古建筑群,青瓦飞檐、雕花门窗诉说着百年沧桑。走进一户人家,实践团队成员们伸手轻抚古宅门窗,雕花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大家抬头看这房屋间的穿斗构架,每一根梁柱都采用了榫卯结构。”我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兼团队指导老师肖霄为团队成员讲解道。近年来,大布村依托传统村落保护政策,深入探寻乡村发展的具体举措。据悉,正月十五摆长桌宴、新年组织舞龙等民俗活动已成为当地的文化传统,力求招引乡贤返乡共谋发展。

然而,古村保护并非唯一课题,民生改善同样关键。方峰介绍,村东设置了易地搬迁点,村里通过政策扶持,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安置计划,按家庭人口数进行分配,确保他们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这一举措正是广水市落实乡村振兴、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的缩影。

在随后的访谈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对于农田被流转或身体条件不允许的老年人,当地村委会为他们比如打扫卫生、清扫道路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既实现了老有所为,又保障了稳定的收入。

“这次实践让我看到,乡村振兴不仅是古建筑的修复,更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团队队员董先伟感慨道。离村时,古宅的飞檐接住新楼的炊烟,传统村落的振兴,正藏在青瓦与白墙的对话里,生长在文脉与民生的交织中。

下一条:【艺术学院】画笔绘心情 笑语筑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