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晏静)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7月6日下午,我校“沁研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长江日报纸飞机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纸飞机科普实践活动。长江日报记者、纸飞机博物馆负责人齐翔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
“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架纸飞机诞生于何时吗?” 齐翔以一个问题拉开了纸飞机课堂的序幕,在孩子们踊跃的猜想声中,齐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纸飞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他结合不同造型纸飞机的实物展示,直观阐释了其独特的飞行特性。随后,通过播放科普短片和现场分步演示,齐翔详细讲解了折纸飞机的技巧要点,点燃了孩子们动手实践的热情。
实践环节,研究生们化身“科普助教”,与齐翔共同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面对操作有困难的孩子,他们俯身耐心指导,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折纸要领。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架架形态各异的纸飞机陆续诞生。其中,李胡安小朋友制作的纸飞机凭借其出色的飞行轨迹和稳定性,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难忘的科学体验,也为我校与长江日报纸飞机博物馆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桥梁。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探索“馆校共建”模式:我校学生可定期赴博物馆担任科普志愿者,协助开展纸飞机教学;齐祥等专业人士也将走进校园,指导举办纸飞机竞赛等活动。
带队老师税翀宇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这种双向赋能、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它架起了一座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桥梁,让深奥的科学原理在趣味互动中变得可知可感,有效推动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传播与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