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7月8日上午,我院赴杨寨镇“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我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兼团队指导老师肖霄和我院团委书记兼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杨寨镇丁湾村开展走访调研。一入村,团队成员便注意到一项惠民工程的实际效果——池面上昼夜运转的光伏喷泉,正有效改善着村民鱼塘的生态环境,成为守护水质的“活水卫士”。
丁湾村村口的这片开阔水域,承载着村民的生态期望。然而,以往高温低压天气下,水体溶解氧骤降常导致“翻塘”死鱼,这成为困扰村民的难题。实践团队了解到,政府为此精准施策,在池心建成一座光伏喷泉。该设施利用太阳能驱动,通过持续喷涌水花搅动水体,显著提升湖水含氧量,为鱼类构建了一道抵御缺氧的屏障,从源头上缓解了村民的烦忧。
面对团队成员叶科关于“往年池塘生态状况”的询问,村民李明华站在池边,指着阳光下粼粼波光的喷泉,欣慰地说道:“往年高温时节总要担心死鱼,现在有了这个‘活水机’,情况好多了!”增氧措施实施后,鱼类因缺氧导致的损失大幅减少,池塘生态改善,村容更美。这座喷泉,涌动的不仅是富含氧气的水流,更是政府运用科技力量纾解民生难题的务实之举。
团队成员在现场认真观察喷泉运行机制,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的实效。“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对接现实需求,看到政府以创新方式切实解决群众身边问题,这为我们未来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肖霄说道。光伏喷泉不仅为鱼塘增氧,也在年轻学子心中播下了科技为民的种子。
实践团队队长张明杰感慨道:“丁湾村湖心荡漾的涟漪,是绿色科技与民生关怀的和谐共鸣。政府以精准举措,托举起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诠释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治理理念。”科技力量,正持续为更多乡村角落注入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