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蔚真 孙然)7月9日下午,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孝感市理丝社区,开展“艺术疗心·红色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志愿者李飞越、李雨涵、张蔚真通过创新性心理课程与红色文化教育,为当地30余名儿童带来暑期课堂。
在心理健康教育环节,志愿者们采用“艺术疗愈”的创新形式。“同学们,当你感到开心时,会想到什么颜色?难过时,又像哪种天气呢?”主讲人李飞越以“情绪小画家”为主题,通过“色彩联想-图画表达-情景再现”三阶段教学法,引导孩子们用彩笔将抽象情绪可视化。课堂中,孩子们创作出“和朋友玩耍的晴天”(明黄色)、“被批评时的雨天”(深蓝色)等生动作品。
“以前生气了只会哭,现在知道可以告诉老师,还能画下来发泄!”三年级学生谭可馨举着作品说道。据李雨涵观察:“乡村儿童普遍存在情感表达障碍,我们的课程强调情绪接纳而非评判。”课后,团队发放自编《情绪管理手册》,收录孩子们创作的20幅典型情绪画作作为教学案例。
针对乡村校园特殊问题,志愿者们开发了“情景体验式”防霸凌课程。通过还原“语言侮辱”“肢体冲突”等6个校园场景,引导孩子们辨别霸凌行为。“这样不对!”当志愿者演绎霸凌情景时,台下响起阵阵抗议。在分组讨论中,孩子们总结出“勇敢说不、寻求帮助、保护自己”三大原则。
红色教育环节别出心裁地选用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作为载体。观影过程中,孩子们为中国代表"兔子"的机智勇敢多次自发鼓掌。张蔚真介绍:“选择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能有效降低历史教育的认知门槛。”在“我的爱国心”环节,孩子们用红色黏土制作五星红旗模型,稚嫩而坚定地表示:“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据李飞越透露,本次课程方案已形成标准化教案,未来将在孝感市3所乡村小学推广。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们建立起“艺术疗心”线上辅导站,持续为孩子们提供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