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总队】巧捏甲骨文 童心同筑安全线

作者:王茜 高巧燕 魏佳颖编辑:姜永鸿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茜 高巧燕 魏佳颖)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加强防溺水安全意识,7月10日上午,我校“童心守护,筑梦同行”团队为咸安区汀泗桥镇聂家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手工课。

课程以“粘土捏制甲骨文”为载体,30余名小朋友用彩色粘土亲手捏制“远水区,长安宁”的甲骨文防溺水标语,让文化传承与安全警示在实践中有机结合,在趣味体验中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小朋友罗欣瑶在课后分享道:“我以后不会接近水池、河流等地方,因为会有危险。”

课堂伊始,支教成员张晓楠讲解甲骨文的起源与字形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甲骨文中的文化内涵。小朋友金思柳在得知“水”的甲骨文像蜿蜒流动的河流,而“安”的甲骨文像女子坐在屋内象征平安时,露出好奇的眼神。随后,在支教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佘盈悦用粘土对照字形捏制甲骨文,师生共同将甲骨文作品拼组为“远水区,长安宁”这一宣传标语,并张贴在教室外。

团委副书记崔书闻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动手实践课程来加深孩子们对甲骨文文字结构的了解,并且加强他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让抽象的甲骨文在孩子们的指尖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立体的艺术品,让孩子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牢记安全意识。

对此,聂家村党支部书记邓继承也感叹道:“这次的手工课把防溺水和传统文化捏在了一块儿,想法特别好!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一直是村里最牵挂的事,本次活动既让娃娃们知道了甲骨文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又把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刻进了心里,这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发掘更多实践形式,让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相互赋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上一条:【理学院】巧玩棱镜探光影 童心逐梦学科学 下一条:【医学部】医路寻红迹 半景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