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总队】童声激活非遗志 课堂新唱“穆桂英”

作者:陈子豪 高巧燕 魏佳颖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陈子豪 高巧燕 魏佳颖)为深耕非遗文化传承土壤,响应国家“戏曲进校园,文化共传承”号召,7月14日上午,我校“童心守护,筑梦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汀泗桥镇聂家村“爱心托管班”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志愿者们由非遗传承入手,以少儿京剧唱段与当地民歌提升孩子们的兴趣,开展“双非遗”融合的特色课堂。课堂伊始,他们在教授基础乐理知识的基础上细致拆解京剧戏腔的咬字归韵,引导孩子们进行基础呼吸练习,在跟唱《穆桂英挂帅》的经典桥段中感受头腔共鸣,体悟国粹韵律;团队成员孙仁杰逐句教唱"猛听得金鼓响"选段。学生们跟着练习吐字发音,学习拖腔技巧。

“这个字要咬得重些,像咬苹果一样。”潘定跃小朋友一直找不准发音技巧,支教成员张晓楠运用生活经验来纠正其发音。有音乐基础的尹梓妍小朋友已经可以独立唱完整个唱段,教室里的歌声越来越流畅洪亮。支教成员张晓楠表示,我们希望融合经典京剧《穆桂英挂帅》与咸安区的非遗文化“咸安山歌”,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双非遗”音乐之旅,让传统艺术鲜活起来。

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份课堂作业:回家后问问家里的长辈平常都听什么戏?大胆展示在课上所学的京剧唱段。学生冯国明放学后兴奋地向团队成员分享:“我爷爷最喜欢听戏了,回家唱给爷爷听,他笑得可开心了,还跟我一起哼那个山歌调调呢!”

“孩子们大多数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堂课既展示了我们咸宁优秀的非遗文化,也让祖孙之间有了更多共同话题。将京剧和本地山歌结合起来教孩子,既新鲜又有意义。看到孩子们放学后兴奋地跟爷爷奶奶对唱,这种文化传承特别打动人。”聂家村党支部书记邓继承评价道。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数智之光点亮童心 科技少年逐梦前行 下一条:【电信学院】追寻英烈足迹 传承红色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