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蔡婉春 张雪)7月15日上午,我部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农发集团红苕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增强暑期实践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认知,通过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促进实践队成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认识与关注。
“以前给百亩红苕地灌溉,得雇七八个人忙上十天,光人工费就得多花700元,还总担心浇不匀。现在租台无人机,一天就能浇完,成本砍半,效率翻了十倍!”讲解员指着田垄上忙碌的无人机,向实践队成员们介绍道。他感慨:“传统灌溉不仅每亩成本高达70元,水资源利用率还不到30%。而现在采用的是滴灌技术,不仅能很好地灌溉作物,而且还不浪费时间。”
实践队成员被基地配套的滴灌系统所吸引。在红苕藤蔓间,黑色的滴灌带沿着垄沟铺设,细小的水流通过微孔直接渗入根部。“无人机负责大面积补水,滴灌则精准‘喂水’,两者结合能节水60%以上。”讲解员拔起一株红苕苗,根系发达的土壤湿润却不泥泞,“你看这根须长得多壮,以前大水漫灌时,根系总往地表跑,现在扎得深,红苕个头也大了一圈。”
经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实践队成员提出体验传统灌溉方式的想法。实践队队员黄渡洋说道:“原来浇一亩地要这么费劲!亲手体验后才明白,科技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让红苕种植从‘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带队老师刘泽宽表示,这次走访让实践队成员们直观看到了智慧农业的实践成果,“从人工灌溉到‘无人机+滴灌’,小小的红苕地藏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同时他希望实践队成员把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用专业知识助力更多农民实现丰产增收。”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在农发集团红苕种植基地,合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花》:“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合唱完毕本次参与人员于该地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