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艺术学院】志愿践行育童心 拾叶裁叶传美育

作者:卢靓 陈欣雨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卢靓 陈欣雨)7月30日,我院“清风如约至,艺美乡村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新进村社区爱心托管班,开展 “树叶剪贴画” 艺术创作志愿课程。志愿者们引导学生利用夏日树叶进行艺术创作,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这是团队践行乡村美育志愿实践的具体举措。

志愿者卢靓向学生们介绍了树叶剪贴画的创作方法,说明此类艺术形式可通过树叶的形状、色彩、脉络展现自然之美,并鼓励学生观察夏日树叶的形态差异 —— 有的边缘带锯齿,有的叶面呈心形,有的脉络如网状。志愿者们分发提前收集的梧桐叶、杨树叶、枫树叶等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夏日印象构思创作主题。

创作实践环节,志愿者们指导学生使用剪刀和胶水处理树叶。学生们专注于手中的材料,将梧桐叶剪成圆形作荷叶,用柳树叶拼贴成小鱼的尾巴,把枫叶裁剪成蝴蝶翅膀的形状,还有学生用多片树叶叠加,组合成夏日树林。现场可见学生交流创作思路:“这片叶子的纹路像蜘蛛网,能做蜘蛛的家”“我要把银杏叶剪成小船,放在树叶拼的池塘里。”

新进村社区爱心托管班学生张小乐表示:“原来路边的树叶也能变成这么好看的画!夏天有好多不一样的叶子呢!老师教我们怎么观察、怎么拼贴,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志愿者段晶晶表示,学生在创作中展现出对自然元素的捕捉能力与自主构思能力,这体现了艺术创作对学生感知力的激发作用。

此次树叶剪贴画课程,为学生搭建了接触自然与艺术的平台。学生在处理树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观察树叶形态、色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自然的认知。从模仿到自主设计的过程,反映出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新进村社区爱心托管班负责人对课程效果给予肯定,认为此类活动将乡村自然资源转化为美育素材,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与参与。志愿者们表示,将基于此次课程经验,继续挖掘乡村自然素材,开发更多贴近生活的美育课程,让志愿实践活动持续为乡村学生美育成长赋能,推动高校艺术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的有效衔接。

上一条:【生科院】拒绝毒品诱惑 守护青春“多巴胺” 下一条:【生科院】禁毒宣传进万家 防毒意识植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