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破专业疑惑 育“外语+”英才

作者:周文君 李思祺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9-17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周文君 李思祺)为解答新生专业疑惑、破除“英专生无用”等社会论断,9月15日下午,我院于教四楼一区三楼模拟法庭面向2025级本科生开展专业教育宣讲。我院副院长陈尧、MTI教育中心助理兼英语系教师李旎以及我院2014级德语系校友林昊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为2025级本科生带来英语和德语专业的学习方法论介绍。

李旎结合个人跨学科经历与专业见解,为新生答疑解惑。针对“英语专业仅学读写翻译”的普遍误解,她强调:“社会上常把语言当工具,却忽视了背后的能力。”她指出,英语专业应重点锤炼四项核心能力:精准的语言操控力,跨文化认知,批判性思维,以及可迁移的学习能力。

她还表示,新时代下的英语专业需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学院开设涉外法商、数字人文等“外语+”方向,实现与商务、法律、传媒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她鼓励文科背景的学生借助我校理工科资源优势拓展视野;理科背景的学生则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我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土壤”,在外语学习中实现多元成长。

林昊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故事。他笑称曾有“中文、英文、德语考试混杂折磨大脑”的感受,但也坦言,处理文化差异的过程“打开了大脑”,使他逐渐形成全局视野。结合就业与创业经历,他建议新生:“无论你做什么、去哪里,一定要走出去,用世界的语言来体现自己——这可能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陈尧围绕外语专业的培养理念,从专业学科关系、核心方向、方案调整与竞争力四个方面展开解读。在培养方案优化上,他介绍英语专业新增三个方向,“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分流,核心课程各方向共有且可互通”;德语专业则大幅增加英语教学课程,由原来的3-4门、7学分增至6门、10学分,以实现德语与英语能力的协同发展。

陈尧强调,外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外语能力为基础,融合跨学科知识”,此次培养方案调整紧密结合“外语+”模式,更加贴合就业与发展需求。他寄语新生:“愿你们不负韶华,德业兼修,学贯中外,成长为新时代最需要的复合型英才!”

上一条:【电信学院】保卫处联合我院对新生开展电信诈骗安全教育 下一条:【生科院】生涯启航 铸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