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 9月17日,我校附属天佑医院报告厅内,一场特殊的分享会让所有人热泪盈眶。刚刚亲历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的丁文红、刘剑锋教授,与四位坚守医疗一线的医者榜样,进行了一场关于国家荣耀与生命守护的深度对话。
大屏幕上气势磅礴的阅兵画面,台下几百名医护人员屏息凝神。当两位教授小心翼翼取出阅兵观礼邀请函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丁文红是我校材料学部教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年轻时发现我国在很多领域的基础研究都存在“卡脖子”的窘境,毅然决然投身更基础更深入的科研工作,数十年攻坚克难却从未想过放弃。“这份邀请函代表着国家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认可!”丁文红声音哽咽,“不仅是我感到骄傲自傲,我身边的同事、亲朋好友比我更加激动更加热血沸腾!这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当提到“阅兵现场最燃瞬间”时,我校生命与健康学院教授刘剑锋直言:“我觉得应该有两个词,第一个词就是叫‘覆盖全球’、第二个词我想就是‘国产’。”
丁文红说道:“我们的军队是守卫我们国家的安全和领土的安全。我们在座的所有医务工作者也是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卫着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两者其实都是用自己的付出换来我们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丰碑·守望者”,我校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姜丹来院已有40余年,“40年前,我来到天佑医院时,这里只有一栋小楼,一切都‘百废待兴’,而如今,我们已经有最先进的设备,有完备的科室和位居前列的医疗团队。始终不变的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因为热爱,已经退休又被返聘的姜丹笑着说:“患者信任我、需要我,我就回来,这份初心,从未改变。我愿意为我热爱的医生事业,奉献我的一生!”

作为“砥柱·创新者”,“源于热爱,忠于情怀”这八个字成了我校附属天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龙辉30年来坚守临床一线的精神内核。“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尾声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我深感荣幸!”
在龙辉带领下,科室荣获"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先进单位"称号,提到背后的努力,她骄傲地说:“开始时真的很难,我一度信心不足,但经过多年的持续深耕,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终于实现了目标。毫不夸张地说,消化内科走到今天,是一部有从无到有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从弱到强的奋斗史,是一部内镜技术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史!”
作为“基石·传承者”,我校附属天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洪玲因出色完成援阿医疗任务的事迹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被外交部点赞。李洪玲展示了一张与阿尔及利亚女孩的合影。“当地医疗条件很有限,我们成功为13岁的女孩完成了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她一直叫我‘李妈妈’。我认为医生是有大爱精神的,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救死扶伤的信仰。责任与担当,就是我从‘天佑精神’汲取的力量,我作为中坚力量,有义务把一直它传承下去。”
作为“新锐·前行者”,我校附属天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郝君杰是个90后帅小伙,同时也是“湖北省优秀援疆干部”、“湖北省援疆工作先进个人”。两年前,他主动请缨前往新疆博州地区开展援疆医疗工作,帮助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了该院第一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积极配合妇科开展建院以来第一例妇科腔镜手术。他说:“作为新生一代,面对压力与诱惑,我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推动我坚定前行的底层信念。”
提问环节,青年学生及医院职工的问题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回望过去,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丁文红称:“那一定是曾经窝在宿舍埋头科研了。但我更想说的是,我最感动的时刻是现在,这么多优秀杰出同仁齐聚,令我备受鼓舞。我也会更持之以恒地去做好我应该做的工作!”
“几十年过去,您的初心变了吗?”面对这个问题,姜丹微笑着回答:“设备在变,技术在变,但那颗想要守护生命的心,从未改变!”
“您的口碑一直很好,病人为什么会这么信任您?”龙辉表示:“医生和患者是双向奔赴。医学的难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医患沟通。除了细心、爱心、耐心,我们还要有同理心,要做有温度的医生!”
分享会最后,我校附属天佑医院院长胡冰的总结:“这是一场酣畅淋漓、有极高价值的交流盛宴。阅兵展现的是国家力量,医疗体现的是国家温度。今天,两种使命在这里交汇,两种精神在这里融合。我们要把阅兵精神转化为医疗服务的实际行动,用精湛医术守护人民健康,用优质服务温暖患者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