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交通学院】张铂彬:从转专业新生到国奖得主 厚积薄发终成“全能战士”

作者:周琬 刘睿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周琬 刘睿)从大一转专业时的从容,到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从竞赛场上的懵懂试错,到手握14项各级奖项的自信;从学生工作中的新手小白,到能独当一面的“工作达人”,车辆工程2302班张铂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长答卷。

当被问及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感悟,他语气平和:“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感受,更多觉得这是对自己过去一年学习生活的一种认可。”这份淡然的背后,是他一路的稳扎稳打、厚积薄发。

转专业逆袭,多渠道学习筑牢学业根基

大一从城市建设学院转入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后,张铂彬面临全新课程体系的挑战。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上紧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尤其是PPT与教材内容有出入的地方,“这些细节往往是考试的核心”;课后自己梳理知识点,遇到模糊的概念,就到慕课看不同老师的讲解。

张铂彬认为,大学学习以自主探索为主,仅靠课堂和教材只能掌握70%的考试相关知识。“比如大学物理里的公式、原理,单看教材总觉得抽象,但是多听几种解读,独立思考,一下子就通了”。他借助多渠道资源自主学习,哔哩哔哩宋浩老师的高数课程,知网、谷歌学术的综述类文章,相关领域科普博主的解读等,都是助力他掌握知识的好帮手。

他的书桌一角常放着一瓶东方树叶,这是他的“时间计时器”——茶尽之时,即一个学习任务完成之际。

面对大学时间“闲时无事、忙时扎堆”的特点,他总结出“闲时备忙时”的策略,在空闲时段提前为长期任务做准备,同时善用碎片化时间,把零散时间用在“刀刃”上。

这种高效的学习与时间管理模式让他收获颇丰——31门课程优秀率100%,学年平均绩点3.90,综合排名连续两年专业第一,不仅拿下“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还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等考试,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从“盲目参赛”到“以赛促学”,在挑战中突破

初入大学时,张铂彬也曾经历过“什么竞赛都想试”的迷茫期。甚至曾为一场心理绘画竞赛忙了两周,最后却石沉大海。

后来在2023级辅导员魏光耀的指导下。他开始结合自己的特长有选择地参与学科和科技竞赛,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数学建模领域。参加2021级优秀学长吴天一的学习经验分享会后,他记住了“选队友不看专业看意愿”的组队关键——在公选课上观察课堂状态积极的同学,课后主动交流组建团队。

凭借科学的组队策略,他在竞赛中屡创佳绩:2024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三等奖,2025年斩获第十五届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全国一等奖等,累计收获3项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

科研道路上,他同样展现出坚韧品质。参与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时,团队仅用一周就收集整理1.2万条高校美育数据;撰写SCD源刊论文时,虽因“本科生身份”被拒,但坚持修改15版后终获发表。

身兼数职不忙乱,用碎片时间传递经验

大二那年,张铂彬同时担任校美育实践中心秘书部部长、班级助理和课程助理三项职务。在别人看来繁重的工作,他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班级助理,他成了学弟学妹的“贴心顾问”。“有人问大物实验报告怎么写,有人纠结考试重点,我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稍微点拨就能解决他们的困惑。”张铂彬回忆道。

作为秘书部部长,他不仅协调部门沟通、组织会议,还深度参与美育相关工作,同时协助完善了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过程中接触了爵士乐、管弦乐等艺术形式,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阅历和眼界。

学习工作之余,他通过打网球、与朋友聚餐等方式解压,还参与沁湖马拉松、迎新晚会等活动。他表示:“我不想以后回忆起大学生活,只记得在宿舍打游戏,多尝试些事情,才能让这段时光丰富且不留遗憾。”

张铂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凡所付出,皆有回响”的信念。谈及未来,他计划在车辆工程领域继续深耕,“智能驾驶技术是我的目标研究方向,我会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上一条:【星辰社】百团竞放各显神通 星辰招新再启征途 下一条:【交通学院】夏周洋:以决心、初心、坚韧绘就青春奋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