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上来 学生“推”出去 协会“动”起来
找工作遇到最难春招季 学校这么做
见习记者 曾梓宸 记者 徐继男
找工作遇到最难春招季?学校实行一揽子政策,让企业“网”上来、学生“推”出去、协会“动”起来,助力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
企业“网”上来 线下线上不缺位
“同学们感兴趣可以扫码进群,提交简历面试哦!”近日,在2022届建筑交通类毕业生春季双选会上,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帐篷里,一位女孩不断招呼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同学,但她并不是企业HR,而是学校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2018级招聘助理张诗怡。
原来,受疫情管控,十九冶集团的招聘人员核酸结果滞后,未能及时赶到双选会现场,却又不愿意浪费这次机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孟佳老师出了主意:仍旧在双选会现场设置公司的宣传点,让招聘助理坐镇讲解公司基本信息和岗位需求,建立QQ群,学生扫码进群,线上投递简历面试。不到一个小时,QQ群陆续便有20余人入群咨询。
“幸好学校和企业都没有放弃,不然我可要失去一个好的就业机会了。”吴汇霖是文法与经济学院投资学2018级应届毕业生,十九冶是她很中意的企业,听完前因后果后,笑着表示。
“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公司每年都来武科大招聘,今年通过这种方式延续了传统。”十九冶HR钟舒晴表示,通过群聊已经陆续发出20余份面试邀请。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鞠磊说,线下招聘线上面试的形式,是我们适应疫情防控的新举措。“如今疫情形势仍旧严峻,学校会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毕业生和企业更好地对接。”
学生“推”出去 精准推荐成常态
“武科大找工作的伙伴看过来!记得在招聘渠道选内部招聘,找我内推!”这是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李溢鑫在朋友圈发出的第4次内推邀请。
封控管理之下,学校大型线下双选会取消,企业HR对毕业生情况的了解常常只能靠一份简历;学生也很难广泛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真实情况。“如此,企业和毕业生之间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互相不信任。”孟佳表示。
于是,校园大使简历内推、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一对一推荐等方式日益流行,这成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沟通的快速通道,双方的适配速度和程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018级毕业生韩欣钰是学校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的骨干。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至今,担任过20余家公司的校园大使,内推高峰期为公司推荐了70位毕业生。
“每到一家公司,我就会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再将我认为比较合适的同学通过‘内推’推荐给企业。我们学院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愿意通过我的渠道去了解公司和投递简历。”韩欣钰自豪地表示。
计算机学院则采用集中内推模式。寒假期间,辅导员、办公室就业指导老师统一帮学生修改好简历,记录好学生的意向企业与能力性格;春招后,遇到合适的企业,逐一向用人单位推荐。
“辅导员了解学生,和企业HR也常年保持联系,推荐的成功率比较高。”春招期间,计算机学院2018级辅导员徐乾向东风汽车公司推荐10名学生,半数收到了offer。
理学院专业教师黄刚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曾在企业工作过的他,对很多企业的情况“门清”,与许多企业的同事、同学都保持着密切联系。从2017年开始,就为学生推荐就业。近五年,黄刚已经帮20多位同学找到了工作。
协会“动”起来 服务就业不打烊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突出。疫情下,不少毕业生更是打着“见不到企业”的借口,开启了“躺平”模式。
“得让大家动起来。”鞠磊说,可谈何容易,学校每年毕业生6000余人,“得依靠学生的力量”。
从去年开始,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改组了已经成立了11年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增设了学院、专业、班级三级制度,每个班设有就业联络员,每个学院、专业设有招聘助理,总人数达到近150人。
以往,学校大多依靠辅导员来了解毕业生的情况,推送就业信息,然而辅导员毕竟力量有限。
“如今,每一位联络员、助理,就像一颗颗雷达,分布在了全体毕业生中。”鞠磊表示,一方面,他们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同时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为每一位同学精准化推送就业信息。
“六大类职位,上千个岗位等你来撩,年薪10-30W,专业不限!”协会会长胡千的朋友圈,有连续69条企业招聘信息。“我会尽我所能帮同学选出适合自己的企业。”在胡千的帮助下,有的同学签约紫金矿业、有的同学签约TP-LINK……
除了为每位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协会还邀请企业培训面试技巧,举行模拟面试,举办简历门诊、简历培训讲座、优秀简历墙等活动……这些不定期培训既提高了会员就业技巧,又能让会员带动周边同学就业。
手握八个offer准备入职腾讯的代文龙,是协会秘书部部长,也是所在学院的就业联络员,改简历是他的拿手绝活。经代文龙修改简历的同学,面试获得了一致好评。在他的帮助下,去年九月份以来,先后有四十余位同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多家企业还给代文龙颁发了校园招聘“优秀校园大使”的荣誉称号。
“疫情影响下,学生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遇到的问题更加困难。”鞠磊表示,“学校将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一切便利服务,助力每一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武汉科技大学报 621期3版 2022年3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