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时评】让教授的学问为社会增值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李芳发布时间:2015-05-19浏览次数:

让教授的学问为社会增值

李杏

这是一个大学里盛产科研学术论文的年代。

教育界对此从来都不乏各种争议,其中之一,发表论文的级别与数量是不是衡量教授学问的唯一尺子?

无需讳言,这个指挥棒很灵,唯论文至上在一些高校也愈演愈烈,其中水分之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道是“学以致用”,做学问从来都不是以论文的堆积、“著作等身”为目的,古人强调的是“学问有用”。这个用不是“实用主义”的用,而是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物质建设的大小之用。探索未知,寻求规律、启人心智、造福于世,这应是学问的本源,而不是书斋里的自娱自乐,评职称的筹码。

相对有着工科背景的武科大,教授们的学问与生产实践密不可分,或者说有的课题本身就来自生产第一线。有一种简单的判断应该没错:能为社会产生价值的学问就是好学问。不是吗?黎精明教授团队研发的“湖北省高速公路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给湖北省政府带来的“红利”一年就达2.3亿元。

我们只能说:在武科大“黎教授们”和类似的“学问”很多,只是我们未曾意识,或者说未曾发现潜在的价值。其实,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在最近不到十年的功夫,武科大十六获国家科技奖,这些项目无不都是源于企业第一线,无一不是整合了教授们的“学问”而屡屡问鼎成功。

所以,黎精明教授的“学问”与其说是给湖北省政府带来的“红利”,不如说给黎教授自己的研究带来的“红利”,或者说给武科大带来“红利”。

上一条:种太阳赴麟洁进行授牌仪式 下一条:【时评】准确把握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