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时评】让学术交流成为创新的动力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李芳发布时间:2014-05-08浏览次数:

让学术交流成为创新的动力

作者:禾正青

同一个学院,甚至同一个教研室的老师,不知道对方在研究什么?楚天学者信息学院柴利教授的这句话,实质上道出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科研“沉默”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上学期,柴利教授在学院组织学术沙龙,反响很好,现在每周四开学术沙龙成了信息学院的传统;这学期,他又跨学院、跨学科组织学校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不仅老师们踊跃参加,各院的研究生也慕名而来。

很多年以来,提起科研人员,众人脑海里常常冒出这样的词语: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坐得冷板凳。不可否认,科学研究多与未知的领域打交道,曲高和寡,孤独是必然的现象;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年的探究和坚持,沉默在所难免。在一些学科,特别是基础性研究,强调思想创新,科研人员必须静下心来思考,才可能取得创新性成果,孤独和沉默可能胜过合作交流。

最近网上热传的中国传媒大学老教授车洪才,花36年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当他到出版社申请出版时,人们翻出档案,才记起这项“国家任务”。36年,从这个数字,可以想象得到,他有着怎样的毅力,在沉默中坚持至今,终于完成了国家已经遗忘的任务。

但是,科技发展至今,单一学科的创新越来越难。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常常超过一个人的智力、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单打独斗地做科研,闭目塞听地做研究,有可能固步自封,也有可能心有余力不足。

科学学创始人j.d.贝尔纳提出:“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 他说的“思想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不同来源思想的碰撞,激发出灵感的火花,激发出新的思想,从而产生“额外的”科学新成果。他认为,这是无论读多少书也办不到的,是学术交流作用的关键与本质,是科研人员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科学发展的过程看,科学的分化与融合不断交替,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门学科的突破性进展都有可能对其它学科产生影响,任何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也可能为其它学科开辟新的研究途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科研人员要在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扎实的理论功底、执着的科研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必不可少。

通过交流,科研人员可以提升科学理念,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造热情,启发科研思维,借鉴成果经验;通过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相互取长补短,在更大、更宽的领域上争取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我们看到,科研团队、协同创新、国际合作、学术交流,越来越成为全球的主流形式,交流合作的“集团效应”越来越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最强力量。

柴利教授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沙龙,就像一股吹醒万物复苏的春风,推开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打开了学者之间的藩篱,在校园里兴起自由、开放、求实的学术氛围。让我们不禁为之叫好、点赞。

有学术,才有大师;有大师,才成大学。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的精气神,也是大师成长的肥沃土壤。希望这样的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希望参加的学者越来越多,让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合作成为武科大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学术创新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上一条:【时评】爱“拼”才会赢 下一条:自制图片版2048为学姐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