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楚天都市报记者来我校指导新闻培训

作者:张汇 谭美玲编辑:刘靖瑶发布时间:2025-03-08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汇 谭美玲 摄影刘川峰 孙正恒)3月7日,我校记者团在教三楼30404举行记者新闻写作培训,特邀楚天都市报记者张静娴前来指导。本次培训张静娴以校园新闻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分为校园新闻的定义、挖掘、写作技巧、选稿风格四个板块,与记者团成员深入分享了如何写作出一篇高质量的校园新闻。

18FA4

张静娴着重分享了新闻的写作技巧:“我们写的新闻要有逻辑,涉及到一些名词时必须要有解释。”她提到在写作孤独症孩子时,会将他们称为星儿,“为什么要称他们为星儿?因为他们患有孤独症,像天上的星星,孤独而遥远。”

提到采访技巧,张静娴表示要学会追问,同时不能过度依赖采访提纲和录音笔,不能预设回答。在一次去某小学采访时,张静娴发现学校老师会设置刮刮卡来激励学生学习,她笑着说:“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免作业卡’,我认为大多数学生肯定最喜欢这张卡,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却喜欢‘放歌卡’,这张卡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室听一首喜欢的歌。”这句话让在场的记者团成员也感到意外。“所以不能想当然的按提纲预设答案。”张静娴表示。

在谈及自身经历时,张静娴说了许多自己踩过的“雷”,她通过分享自己曾经写过的稿子修改前后的不同之处,切身实地的向小记者们阐述了在写稿时的注意点。

在写一篇关于养老院老人的新闻时,张静娴最初取的小标题是‘唱响希望之声,点亮希望之光’,但在经过前辈的点拨后,发现这个标题很空,任何新闻都可套用。反思过后,她将标题改成了“星儿唱响歌声,给爷爷奶奶带来笑容”,“将两者相对比,这个标题就明显点明了孩子与老人的故事,很写实。”记者团成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法经学院2022级学生刘靖瑶表示:“张老师举的例子也是我们平时会遇到的,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让我对于如何拟标题、如何深入采访等问题有了更多感悟。”

244A1

本次培训结束后,外国语学院2024级学生卓凌晞激动地表示:“张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设身处地的分享了许多经验。纠正了一些我常犯的错误,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和老师学习交流。”

上一条:我校第十期青马班开展“新春第一会”精神专题理论学习活动 下一条:天佑医院举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