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怎样离学生更近一点
陈鹏
“在毕业季里,最伤心的恐怕是辅导员。学生即将离开,校园里原本跳动的音符突然没有了声音。”一位高校辅导员写下了这样的感慨。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人数已经超过13万,他们与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一道构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基石。来自一线辅导员的声音,道出了这个群体不为人知的苦与乐。
缺乏沟通,师生关系渐行渐远
在一些学校,学生只有在“闯祸”时才会被辅导员找去谈话。长期缺乏日常沟通,辅导员不了解,甚至不认识自己学生的情况并不鲜见,反过来他们也难被学生接受。
每天都要见到自己的学生们,是北京邮电大学辅导员艾克热木?艾尔肯坚持了11年的习惯。见到学生时艾克热木会与他们握手,然后,右手放在左胸前,微微鞠躬。目前,艾克热木负责该校2014级新疆一班和研究生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学生,一共124名。
艾克热木刚担任辅导员时,学生们并不接受他,处理学生事务时不仅效果不好,还常吃“闭门羹”。“想让学生接受自己,至少要了解和走进他们”,艾克热木每天都会主动到班上去和学生们聊天。这个细微的举动化解了他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学生们私下里都叫他“艾克哥哥”。他认为,辅导员的职责不是管住学生,“而是融入集体”。
记者见到北京化工大学辅导员王陶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她正在办公室里吃盒饭。毕业季里,整理毕业生档案和户口、统计就业数据让她忙得不可开交。办事的学生时进时出,她一次次地搁下筷子,起身处理。
平日里,这样忙碌的状态几乎每天都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上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许多辅导员这样描摹自己。一项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首都高校辅导员职业状态的调查”显示,2013年首都高校学生和辅导员数量比高达214:1。小到宿舍纠纷,大到就业引导,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平均每个工作日工作11.6小时。高强度、高负荷成为他们的每日常态。
思想引领的“导航者”
辅导员究竟要做什么?教育部思政司负责人这样表述辅导员的基本定位,“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明确的职业定位下,思想引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天,“艾克热木?艾尔肯正能量工作室”是哈萨克族学生贾尼别克常去的地方,因为他与宿舍里其他三个民族的同学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上有着不小的差别,让第一次出门求学的他感到“烦恼”,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
当他主动找到艾克热木时,艾克老师拿出当年自己在内地求学的经历,告诉贾尼别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与大家和睦相处。贾尼别克认为,“艾克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真情。”
“在大学这个半社会化的环境中,很多人都难以适应,更为关键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了一种价值引导。”在北京化工大学应届毕业生俞浩的眼里,辅导员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
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成趋势
几年前,没能成功帮助一位学生戒除网瘾,让浙江工业大学辅导员林静姗叹息不已。
在这支渐趋年轻化的辅导员队伍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面对工作力不从心的经历,渴望得到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期望得到职业指导。
来自一线辅导员的声音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仍存在“专职不专”的状况,也催促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脚步。
记者调查发现,和林静姗一样,几乎每个辅导员都会定期参加政治学习,北师大等高校曾举办“京师辅导员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政府机关、兄弟高校和境内外知名专家为辅导员主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点、焦点问题。而在全国范围内,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一刻也没有落下。教育部思政司先后举办了49期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共培训8000余人次,全国各级各类辅导员培训共计11万余人次。在“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多样化发展”的方针下,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的道路也越发清晰可见。
《首都高校辅导员职业状态的调查》显示,该群体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仅为9.81%。如果说技能培养能够有效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那么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定上创新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辅导员当教授,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梦想开始照进现实。去年,经过科研等能力考核,王陶冶被北京化工大学评上了思想政治工作型副教授职称,她的课题正 是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有关。
解决出路问题、搭建发展平台成为稳定辅导员工作情绪的基本保证,更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王陶冶肯定地说:“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受益者。”(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