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创青春 创未来 从这里起航
记者 陈孖川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个人和团队,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开放的平台吸引、有力的条件保障、健全的制度服务,武汉科技大学要努力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校长倪红卫掷地有声。
大学生科协
孵化学生“科创”才华
“大家赶紧就坐!”主持人产品设计1701班秦志晨,站在台上,招呼着刚刚走进青春驿站三楼教室的同学。他的身前,一台正在直播的手机设备里,光与影交织,无数的弹幕流星般划过屏幕;他的身后,一抹白色的幕布缓缓落下,“米兰归来话设计”几个大字在大屏幕上闪动,混合着酒红色窗帘的倒影,给本素净如纸的教室带来了些许后现代色彩。
3月20日,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科创咖啡”本学期第一场活动的现场,来自艺术学院40多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听赵音副教授聊设计。
从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伊始,这样的活动已经举办了24次。
这个涵盖了58个科技团体会员和200余名个人会员的协会,如藤枝深入到全校每一个学院中,他们依托学院,搭建平台,给想要展示自己的同学提供机会,给还未了解科技创新的同学提供一扇窗口。
大学生科协成立初期,没有经验、没有场地,组织机构也不健全,一切都是从零起步。校团委、校科协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本就紧张的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活动开展。
“我们将南5舍moon river咖啡厅作为活动场地,形式更加开放。”咖啡的扑鼻香气中,师生们畅所欲言,思想碰撞的火花与灵感,随处可见。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502班的李丹就是在城市建设学院承办的一次“科创咖啡”中,获得了灵感。本只是抱着“尝鲜”想法的他,却在这次活动中“触电”了。
“当时,老师正在讲‘如何获得创新点?’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回到寝室就开始琢磨自己也来鼓捣个‘小物件’。”
不过一周的时间,他的作品“一种可拆卸的鱼骨形笔具收纳架”就提交了专利申请。
“每次‘科创咖啡’,都进行网络直播,线下直接参与同学50人左右,线上通过直播观看的通常会有上千人。再加上各种媒介的转发,每次活动影响人数都会在5000人上下。”大学生科协常务副主席杨雁飞骄傲的说。
除了“科创咖啡”,大学生科协每年还会举办不定期的专题培训。“去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科协杯’前沿领域讲解大赛。今年,除了‘科创咖啡’,我们还准备了一个超级大礼包——科技创新嘉年华活动。”
创新基金项目
引燃学生“科创”热情
2005年,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文法学院等5个科技创新基础较好的学院率先试水,机械学院、资环学院等学院陆续也开始搭台唱戏,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
2007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领导小组成立,时任校长孔建益亲自担任组长。《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暂行条例》等数份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给了大家莫大信心。
“经费支持是关键。”在资环学院做了七年团委书记的刘晓云说。一开始,学校给出的资助标准,每个自然科学类项目2000元,社会科学类项目1000元。
对于经常会涉及到购买实验设备、耗材的项目来说,这点经费无异于杯水车薪。“很多时候,需要学院自己出资来帮助学生们完成项目。”刘晓云坦言。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从质与量上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力。”时任团委副书记的潘丽莎说。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也给予了科技创新活动莫大的支持。有的学院腾出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的学院从本就拮据的经费中专门拨出一部分,有的学院通过设立院级基金项目的方式加大项目资助力度……
辛苦努力并没有白费,一批科技创新先锋逐渐开始崭露头角。资环学院周彪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被誉为“最牛本科生”,信息学院“大学生智能控制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相较于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各种媒体宣传的无孔不入,“早些时候,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参与面非常有限。”潘丽莎说。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以来,“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相继出台。
6个学分不算多,却为学生参与到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高涨,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数,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增长。每年的十一月,各学院团委办公室里总会堆起成山的申请材料。几个学生参与最踊跃的学院,甚至能把老师给埋进去。
从最初的完成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即可结题,到后来的论文录用即可,再到现在要论文见刊、专利授权,科技创新项目的结题,要求在不断提高。
“保量还得保质。”潘丽莎说。
“申请有立项、过程有监控、结题有评审、成果有转化”,一个20字的纲领被提了出来。学校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立项数量、中期检查反馈、结题评审等都被纳入了各学院团委的考核指标内。”
申请立项的项目数量被严格控制在180项左右,对于每一项目加大扶持的力度,经费随之水涨船高。项目资助标准细化,重点项目:自然科学类6000元、社会科学类3000元;一般项目:自然科学类3000元、社会科学类1500元。
经费总额逐年递增,获得全国一等奖团队奖励10000元,二等奖5000元……截止2017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每年的总投入已超过120万元。
新制度 新思路
助力大学生“科创”新突破
院赛、校赛、省赛、国赛,科技创新竞赛类别、项目种类繁多,对团委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资料收集、政策解读、赛事组织、材料报送,安排指导老师、协调各方关系……任何一个环节都放松不得。团委工作人员忙得连轴转,往往是今年的赛事还没有结束,明年的筹划就已经启动了。
2017年9月,“创青春”创业计划竞赛启动。“武汉航翼有限责任公司”是杨雁飞独立负责的一个项目,与其他纯技术创新不同,这个涉及到无人机应用的项目,还必须考虑到其商用价值。
作为信息学院的学生,杨雁飞在商业上是个“门外汉”,他的指导老师陈洋也是爱莫能助。指导老师吴怀宇教授和团委了解到他的困境后,帮他联系到了管理学院邓旭东老师。“邓老师帮我修改策划书,内容、格式,任何细小的错误和漏洞都会被挑出来,反复修改。”
各学院上报的103项作品,38项入围校级决赛,杨雁飞的项目在这次学校初赛中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
“每个项目报告前前后后改上七八上十次都是家常便饭。”校团委张曦老师说,“指导老师们负责技术问题,我们负责组织工作、形式审查,格式、表格,甚至是错别字。”一字之差,很可能就会与奖项失之交臂。
慢工出细活,磨刀不误砍柴工。2017年,全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获省部级及以上506项,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4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比赛的结果当然取决于学生的实力,但老师的指导也是重中之重。”刘晓云认为,如何调动老师们的指导热情,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对学生的指导中去,可能会成为突破的关键。
但每位老师都面对着项目、论文、授课和生活等诸多压力,让教师们抛下自己的生活、科研和繁重的工作量,以全然牺牲奉献的精神去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并不现实。
如果强压任务,分配到每个老师那,大概也只会得到一大堆应付了事的报告和论文。
2016年,学校修订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及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任何指导项目的获奖,都会按获奖级别转化成不同课时量的认定:175、125、100……
各学院也开始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文法学院规定,只有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中的研究生才有资格入选国家奖学金候选人。管理学院、机械学院则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不断加码,与学校奖励1:1的配额出现在了不少学院的奖励章程中。
职称评审在每位大学老师心目中都占据着不小的地位,每一次晋升,都并不容易。
2017年11月,学校印发《武汉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本科建设的意见》,获奖的指导教师除了能够按比赛类型和获奖级别获得责任绩效0.5—20万元的奖励,还能在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上获得优待。
“互联网+” “挑战杯”和“创青春”获得国家金奖的指导教师,职称直接晋升一级。刘晓云表示,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在全省乃至全国,这种奖励也是空前的。
果不其然,文件刚刚下发,刘晓云就接到信息学院和机械学院老师打来的电话,咨询了解创青春相关赛事的情况。
2018年1月,我校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行列,这标志着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高校第一阵营。
如今,我校基本形成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平台,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主线,以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挑战杯、创青春及系列科技创新赛事为依托,以创新学分和第二课堂学分实施为基础,以先进典型培育和标志性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体系,营造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和持续深入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局面。
3月23日,学校第二届樱花节开幕,十来个科技类社团悉数亮相:VR体验美轮美奂、无人机航拍落英缤纷、3D打印樱花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非常好!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来。”学校党委书记孔建益给与高度评价。
张廷立于樱花树下,一架无人机从他的头顶掠过。他想起,五年前,樱花树刚种下,他便是站在这。尘土飞扬中,科技创新工作改革刚起步,千头万绪,春风难觅。
如今,樱树亭亭,花枝烂漫。白色樱海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日新月异,花开遍地。
“良好的工作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整合调动校内外资源,加强工作谋划、学习交流和总结提升,精心培育打造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科技创新成果,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张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