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的力量5】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每一堂思政课都打造成精品

作者:徐喻琳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18-05-18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见习记者徐喻琳)一名全国教学骨干,两名全国教学能手,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比赛二等奖,全国“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细数半年来捧回的荣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忠义笑容满面。

教学能手陈佳的思修课深受学生喜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官网上,在18篇关于思政教学的新闻中,有5篇报道的都是陈佳的课堂。画说心声——艺术表达活动课、辩论畅谈爱情、玩转诗词大会,陈佳总能以新颖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

谈起改革的初衷,唐忠义表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心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倡导思政课改革,国家要求老师把思政课上好;学校立德树人,塑造全方位人才,思政课是中心环节。但学生却认为思政课内容枯燥,教学模式传统,不愿意听,思政课经常成为“瞌睡课”。

如何唤醒“昏睡”的思政课?实施全方位专题化教学,让教学内容、模式、组织、考核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

在学院的大会小会上,唐院长反复强调,老师上课要专题化、案例化、互动化,反对照本宣科。讲课内容要围绕章节进行重组、扩展、深化,并与历史、时事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此外,课堂教学也要有目标,重点抓课堂到课率、前排率、抬头率。

“相比于坐着被动接受,学生更希望有机会自己动起来,在探索思考和参与活动中对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从近几年收到的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中,陈佳意识到,比起做一个知识输出器,老师更应该做一个平台提供者。

思政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动态学习的平台。近现代史课程的寻访活动开展了十余年,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写感悟、谈心得。毛概课的社会调查是全员参与的“检验课”,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做调查、搞研究、写报告,作为对四门思政课教学成果的检验。

改革给思政课带来了新活力。学生写家书、做演讲、开辩论赛、谈爱情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教学督导严秀丽老师表示:“思政课的到课率、前排率、抬头率,一年比一年有进步!”据调查,51%的同学感受到了思政课的变化。

出于对思政课的热爱,医学院2016级学生吕慧参与了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大赛。作为学生,她明白空谈理论难以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可要将鲜活的事例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并不容易。“深刻体会到当好思政老师的不易,首先需要自己理解每一小节的道理,再去寻找符合的事例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思政课改革,吕慧表示:“看得出来,老师们都在尽力带动学生参与课堂。”

“改革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唐忠义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全面深化思政课改革,把每一堂思政课都打造成精品课堂。”

上一条:【改革的力量6】机械学院:一个平台 双管齐下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下一条:【晒问题 找对策3】疏忽大意成了欠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