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余蔓菲) 近日,我校机械学院退休教授周鼎联合吴开明院士团队,与日照普拉沃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历时十个月成功研发出新型车用自动调节式离合器。该成果突破了国外厂商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其第一专利权人为武汉科技大学。
离合器是手动挡汽车的“咽喉”,负责动力传递与切断。传统离合器会因磨损导致性能下降,需定期维护。为解决此问题,一种能自动补偿磨损的“自调式离合器”应运而生,但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外国少数企业掌握,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为攻克这一“卡脖子”技术,日照普拉沃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遇挫后,通过武汉科技大学武科新材(武汉)研究院,找到了吴开明院士团队下的周鼎教授课题组。“我们必须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合器!”尽管是首次涉足该领域,已拥有80项专利的周鼎教授依然选择迎难而上。为尽快取得突破,他全身心投入研究:深夜十点入睡,凌晨三点半便醒来在脑中构思计算,清晨再将结果绘制成图。这种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成为了他十个月攻关期的常态。
历经十个月奋战,周鼎团队最终实现了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他们从常见的矿泉水瓶盖中获得灵感,创新性地采用“多头传动螺纹”结构,巧妙地解决了磨损自动补偿的难题。该设计与国外技术路线截然不同,不仅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性能稳定,且更易于产业化。它能确保离合器在整个使用寿命内压紧力恒定,显著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平顺性。
目前,这款由我校自主研发的新型自动调节式离合器已由合作企业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