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潘传慧子)7月19日下午,在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少利带领下,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寻访黄堡镇寨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厚成全面介绍了寨湾村基本情况,队员梅海滨陪同实践团队实地查访。

访贫问苦,变化巨大情意浓
“以前贫困户都零散分布在山上,现在集中起来,居住在搬迁小区新盖的房子里。”梅海滨向志愿者解释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志愿者走进第一家农户。一位老爷爷正从厨房出来,手上拿着揉好的面团准备放进盆里发酵。“这面是用来做饺子吃的吗?”梅海滨问道,老爷爷笑笑,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和他们寒暄。“你看那墙上,挂满了腊肉,他们的生活已经在慢慢变好了。”
观产业链,扶贫需要大智慧
一路上,志愿者们的目光被寨湾村的风景所吸引。寨湾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因地制宜发展采摘园,还修建了游泳池、水上游乐设施、篝火广场等供游客娱乐休闲,还被列为“最美乡村”建设项目。这些变化让志愿者连连惊叹:“寨湾从一个贫困的山村,发展成如今的成就,真可以算是个奇迹!”
赵厚成向志愿者讲述道:“我们学校发挥科教优势,对口支援建设,学校领导多次带队到村指导扶贫工作,教授专家团队献计献策,工作队为当地扶贫想了很多办法,这里保留着原生态的山水,可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寨湾村逐步发展起来了。”
“大家看啊,这是我们学校援建的蔬菜大棚!”志愿者王晨年惊喜地说。得到允许后,志愿者走进蔬菜大棚参观。领队严婷不禁感叹:“扶贫真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大学问啊!”
饮水思源,怀揣感恩之心
在参观寨湾村搬迁安置小区时,小区内的一口水井吸引了志愿者们的注意力。这口水井的井口被木板盖着。“城市里的孩子没见过水井。来,今天教你们用水井打水。”一边说着,梅海滨搬开木板,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打水。由于寨湾村的大部分住户,都实现了山泉水自流供水,志愿者们不禁问道:“用水井打水这么麻烦,为什么不把这口井拆了呢?”“这里的文化主题就叫做思源,”梅海滨说道,“这口井告诉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怀着感恩之心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听到这里,刘博感叹道:“无论发展多好,都不要忘了那些为我们日夜兼程的人。我心中充满了一种使命感,更努力地为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