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实践进行时14】化工学子十三载传承初心不改 展青春风采塑梦献礼新时代

作者:周淑雯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18-07-29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 周淑雯)7月5日至16日,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在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成功开展了《青春学习志愿行,共筑理想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化工学院连续第十三年在该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化工学院“种太阳”公益组织第十三年到当地开展精准资助活动。

风雨无阻支教路 赤诚一片志愿心

7月5日一早,团队在风雨里出发,踏上前往大王镇的征程。风雨淋湿了衣衫和行李,却没有浇灭队员们的满腔热情,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辗转,队员门才顺利抵达大王中学,师生员工和当地群众对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美丽的山区风景和淳朴的当地民风让队员们感到耳目一新。在欢迎座谈会上,随团老师周习海要求团队成员要初心不改,传承往届志愿者们的精神,继续在大王中学这片土地上播种太阳,传递希望,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肯定和赞许。

创意青春七彩课 “双氧”育人展风采

座谈会上,院团委书记徐乾向大王中学师生代表就本次实践的具体方案做了汇报:本次实践主要内容涵盖“习一堂知青课”、“塑同一中国梦”、“讲一堂团学识”、“溯一段中国史”、“谱一曲青春歌”、“感一个身边人”、“助一个心中梦”的七彩课堂,旨在结合院校特色,实现“双氧”育人理念,让大学生走出校门,继续传承学院“种太阳”精神,在实践中汲氧,学知识、长才干;然后以自身见识和所学,为当地留守青少年供氧,以绵薄之力和不长的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展现科大学子风采,献礼母校百二十年生辰。这一实践理念和安排获得了师生代表一致好评。

在“习一堂知青课”的课堂上,队员陈月组织当地暑期留校青少年和全体队员一起观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阐述了艰苦时期习总书记脚踏实地、为百姓服务的事迹,既启迪了当地青少年,又让团队成员再次感悟青春的意义。在“塑同一中国梦”环节,队员们多维度为青少年解读“中国梦”,倡导青少年克服眼前困境,树立远大梦想,引导他们将个人小青春梦融入时代大梦想中。

炎炎夏日走访路 精准资助十三年

7月9日,实践团队实际落实了“助一个心中梦”活动,由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种太阳”公益组织开展的该活动已经持续到第十三年。“种太阳”公益组织从2006年起,坚持到大王中学走访,寻找留守的初中贫困毕业生,通过发放助学金来助力留守贫困学子圆其“大学梦”。助学金主要是在校大学生通过收集废水瓶等公益活动得到的点滴资金组成,过去十二年已先后为15人发放助学金。

本次活动中,团队切实落实“精准资助”,在艳阳天与大王中学老师一起走访了校方筛选推荐的6名学生,回访了去年资助的1名学生,足迹遍布四个村落,获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赞许。

走访从学生们的家庭境况、学习成绩、性格爱好等多方面展开,以期实地摸清学生实际家庭情况,实现“精准资助”,将“种太阳”公益组织的爱心经费花在刀刃上。后期,“种太阳”今年将从6个走访家庭选出3位学生进行资助,每人每年1000元,持续助力该生圆“大学梦”,在他们心中播种一颗“太阳”种子。

实践要塑人,更要育人,化学与化工学院近年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了“双氧”育人工程理念,实践育人是该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在活动中受教育、长知识,更致力于通过活动传承“种太阳”精神,为当地做贡献,展现科大学子风采,为母校一百二十年生辰献礼,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为新时代献礼。

上一条:【实践进行时13】科大扶贫变化大 饮水思源感恩心 外国语学院寻访寨湾村 下一条:【材冶学院】答疑服务助新生 空间直播秀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