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法经学院】黏土团扇承古艺 童心巧手绘非遗

作者:何笑云 胡泰山编辑:周同江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何笑云 胡泰山)为传承传统手工艺,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信,7月14日上午,我院“许白昊班”爱之星支教团在应城市江河村“爱心托管班”开设了“黏土团扇制作工坊”,引领孩子们在指尖方寸间,感受非遗魅力与节气智慧。

悠久的历史、精巧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教团成员黄琬淳以“扇面藏四季,黏土绘光阴”引入主题,将团扇作为传统器物的文化渊源娓娓道来:“古人常在团扇上描绘时令风物,今日我们以黏土为笔,让节气‘立’于扇上,焕发新生。”结合图片与实物样品,黄琬淳讲解了制作流程:先于扇面轻描节气图样,待颜料干透,再以巧手捏制、粘贴黏土。话音未落,小朋友徐沐阳已跃跃欲试:“我要用粉色黏土捏‘春分’的桃花!”

教室中,“沙沙”的黏土揉捏声与热烈的讨论声交织成趣。孩子们围绕节气主题创意纷呈:嫩绿的黏土化作“立春”新芽,橙黄的黏土塑成“立秋”枫叶,晶莹的黏土露珠点缀扇面边缘。支教团成员穿梭其间,细心指导,提醒“按压力度需均匀”。小朋友陈佳玉调整花瓣弧度,笑着说道:“我要让这‘夏至’荷花,像雨后初绽般美丽!”

课程巧妙融入节气文化解读。黄琬淳以“大暑”、“秋分”为例,阐释图案背后的民俗深意:“古人闻蝉鸣而知大暑,故以棕色黏土塑蝉翼;秋分有‘竖蛋’之趣,扇面亦可添此妙趣。”展示环节,小朋友田宇捧着自己的“雨水”团扇分享:“雨滴落下,嫩芽萌发,这就是‘好雨知时节’!亲手制作才发觉,节气文化竟能如此直观地跃然指尖。”

黄琬淳表示,此次工坊将传统团扇工艺与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新结合,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手作之趣,更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希望通过这次创作,能播下热爱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种子,让古老非遗在童心中绽放新活力。”据悉,支教团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传统文化课程,助力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薪火相传。

上一条:【化工学院】奇思构童话 同心梦家园 下一条:【计算机学院】探索大脑奥秘 巧折千纸鹤传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