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心媛)非遗技艺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为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沉浸式体验传承内涵,7月12日上午,我院“计日程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武穴市图书馆,以志愿者身份参与非遗手工棕榈叶编织体验活动。活动邀请武穴非遗文化传承人干渊现场指导,让孩子们在指尖技艺中触摸传统文化脉络。
活动现场,干渊首先向大家展示了棕榈叶编织的魅力。他手中的棕榈叶在短短几分钟内,变化成玫瑰花、螳螂等不同物品。孩子们围聚四周,发出阵阵赞美。实践队成员李森柯表示,这般神奇的转变,瞬间点燃了大家对棕榈叶编织的浓厚兴趣。
随后,孩子们正式开启棕榈叶编织的学习之旅。干渊从最基础的步骤讲起,一片棕榈叶如何折叠、怎样穿插,每一个动作都进行了演示。在干渊的指导与实践队成员的协助下,孩子们开始了棕榈叶编织之路。一开始,不少孩子遇到了叶子折叠不整齐、穿插错位等问题,但他们并未气馁,相互交流、反复尝试。渐渐地,一朵朵不太规整却充满童趣的 “小花”、一只只模样憨态可掬的 “小动物” 在孩子们手中成型。
据干渊介绍,棕榈叶非遗文化历史悠久,其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出精美的工艺品,更在于它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棕榈叶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是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珍贵印记。在漫长岁月中,棕榈叶编织从实用的生活物件制作,逐渐演变为兼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创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无数传承人的心血。
我院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方钟明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对“计日程功”实践队而言,这既是一次走出校园、扎根社会的实践历练,更是沉浸式体悟非遗传承文化魅力与时代价值的生动课堂,有助于引导青年学子厚植文化自信,涵养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传承自觉;对参与儿童来说,亲手编织棕榈叶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创造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更在心中悄然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方钟明强调,此类活动以“实践育人+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为非遗文化注入青春动能,让棕榈叶编织技艺在新时代土壤中焕发生机,助力民族文化瑰宝代代相传、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