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改革直播间5】继教院3年为学校创造4500万净利润 改革 成败在人

作者:程毓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17-06-12浏览次数:

【改革直播间】

继续教育学院3年为学校创造4500万净利润

改革 成败在人

记 者 程 毓

浓密的树荫,古朴的砖房,曾经繁荣的印记,在洪山校区随处可见。校园东头,一个不起眼的办公楼里,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让这个老校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25名正式职工,3年为学校创造4500万净利润

今年年初,学校财务处核算继续教育学院2014-2016年的收支,除去职工工资、办公经费等所有支出,继教院为学校创造了4500多万元的净利润。

连续3年继教院考核均为优秀,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体操比赛获冠军,去年首次参加学校运动会获男团第一、女团第二、综合第一,前不久参加全校“五月的花海”合唱比赛获第一名……

这一个个辉煌的成绩,是由该院25名正式职工和20名聘用人员创造的。该院曾经被民间称为“博士夫人站”“养老院”。

成绩的取得靠什么?

“改革!”继教院院长宋世震脱口而出,“具体说就是,学校给了学院良好的管理体制、学院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加上学院可干事的工作氛围和想干事的工作人员。”

“责任心和事业心,党政唱好一台戏。” 继教院党委书记孙辉说,“还有领导带好头。”

2012年下半年,孙辉、宋世震先后调任继教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一年后,分管的副校长倪红卫提出:“你们能否实行‘经济独立核算’体制,大胆进行管理和绩效改革,办学出效益,为学校多做些贡献。”

好啊!没有犹豫。

先后担任医学院院长、书记,10多年没“挪窝”的宋世震,“正想换个活法”。在洪山校区居住了几十年的孙辉,“看着因闲置而逐渐荒芜的洪山校区,一直心痛”。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武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改革方案》出台了。方案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目标、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办学经费与管理、绩效考核与奖惩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超额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任务部分,继教院按照20%进行自主分配。

这意味着,打破原来继教院和其它学院一样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体制。宋院长在学院职工会上作动员:“学校给了我们好政策,武科大的牌子又这么好,只要我们一起用劲,很快就会有效益。”

原来,是你要我做;现在,是我要做。干得越好,就拿得越多。继教院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走出去寻找生源,大力引进合作单位,办学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2014年,继教院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

2015年,合作办学的函授站有50多家,自考套读的高职院校有12家,在册自考生1万人。

2016年,在籍成教生和自考生规模2万多人,办学规模跃居全省第一。

“事实证明,继教院锐意改革,让学校、学院、个人都受益了。”宋世震说,“我们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打破身份,能者上岗;绩效考核,能者多得

改革,就要敢于突破“禁区”。

人事改革,是继教院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继教院推行“将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无论正式职工,还是聘用人员;无论干部,还是工人,能者重用。

万朝,工人,工作能干,提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戚微娜,聘用人员,工作负责,担任自考教务办副主任。“只要想干事,能干事,继教院就提供平台。”孙辉强调。

强化劳动纪律,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为改变职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纪律涣散的陋习,继教院出“实招”,2013年开始实行刷脸打卡。

上班前、中午、下班后,每位职工每天打卡3次。有事外出,由部门主任记录在考勤表上。院办根据打卡数据和外出记录核对,迟到早退或未打卡,一次扣10元,每月兑现。

高职综合办主任董克斌,2014年调到继教院工作。第一个月拿绩效奖,比其他人少20元。“工作我都完成得很好,为什么少拿钱?”他到院办一问,原来有两次未刷脸打卡。“那时刚来,没适应每天打卡3次,漏打了2次。”董克斌只能认罚。

打破“大锅饭”,年底绩效奖,根据贡献大小发放。学院还单独拿出8万元,奖励几个业务部门,“有的主任拿的比院领导们都高。”宋世震说:“有奖有罚,能者多得,激励员工干好事,事干好。”

在节省办公成本上,继教院用了“新招”。比如,公务用车改革,他们借助“滴滴企业版”平台,职工公务外出,由部门主任叫车往返,学院与滴滴公司定期公对公结算。“保证职工随时用车,还不用个人垫付。” 宋院长介绍,“行程实时可查,公私用车一目了然,规范了财务报销审核,简化了财务报销程序,还降低了用车费用。

为了激发每个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继教院推行“提案制度”,鼓励每个部门和职工,针对学院或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写成议案提交。学院每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不仅认真讨论提案,而且建立台帐,督促落实。

2015年7月获批的武汉科技大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就是董克斌当年写的提案促成的。他连续提出“成立申报班子、向学校报批、与学院沟通”等近10个提案,有序推进了申报工作,使得继教院成功获批67个职业培训资格,开启职业技能培训新业务。

不改则死,化压力为动力,启动新一轮改革

“如果不启动新一轮的改革,今年过得去,明年有点难,后年可能大家就要到人事处,求人找岗。与其那样,不如我们自己动起来。”今年初,宋世震在全院职工大会上作改革动员,并提出在资源和成本上“提升增量、盘活存量、较少流量”。

2014-2016年三年改革实施方案结束。学校要求,继教院在总结上一轮改革方案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下一轮改革。在学校领导和人事处、财务处、发展规划处负责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武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

新一轮改革方案强调,“问题导入、过程管理和结果导出”,严格执行奖惩并重和经济成本、人员成本、声誉成本的精细核算,并明确要求“2017年到2020年,四年完成上缴6000万净利润。”

按照前三年的发展势头,似乎问题不大。可是,外部环境变了,而且极为严峻。

宋院长介绍,去年国家调整政策“本科院校不再招收成教高升专学生”。这意味着,继教院将减少一半的成教生源。全省高考生数量呈断崖式下降,而高考录取率却年年提高,出国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使得成教、自考的生源市场不断萎缩。

学院领导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稳定成教、自考规模,努力拓展培训项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根据业务内容,结合年度考核便于客观量化,学院调整了相应的业务考核单位,将现有招生、教学、管理“条块式”管理模式,改变为成教、自考、培训“项目化”管理模式,绩效指标分解到各项目组,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

修改绩效奖励:完成指标拿100%,超额按20%奖励,上不封顶,缺额按20%减发。

召开十多次学院职工大会后,职工思想统一了,新一轮改革全面启动!

成教部、自考部、培训部,三个独立部门,率先竞岗。学院明确部门工作任务、绩效奖罚、人员编制、运行经济成本等,提出“能者上岗”,鼓励所有职工积极竞岗。

职工们议论纷纷,“绩效指标定得有些高”。几位部门主任有的即将退休、有的家庭有负担、有的知难而退,明确表态不竞岗。

最终有5人报名,董克斌犹豫再三,参加了竞岗。他说:“谁去干,都有压力,但是总得有人来担当。”

确定入围人员的对应岗位时,院领导开了两次会,还是存在分歧。第三次开会,宋院长提出“全程录音”。他解释:“为了发言慎重,也为了体现民主公正。”

院领导们全部同意,副院长殷中山说:“发言时,为了录音清楚,大家都提高嗓门。”会议开了两个半小时,讨论充分,意见也统一了。

接下来,将进行所有岗位的竞聘。

谈及年底可能的结果,宋世震略加思考,分析说:总体效益应该会提升,但是学院发的绩效奖,有的职工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有的可能拿几万,甚至上十万元。

推行改革三年,宋世震想了很多,做了很多,还有很多想做的,比如:

—— 对表现好的聘用人员,采取长聘,让他们更有归属感;

—— 将分管院领导的绩效奖罚,与分管部门“捆绑”;

—— 绩效奖励进一步向三个业务部门倾斜,拉大差距,“他们承担的压力和风险很大”;

—— 改进服务方式,对严格履行合同的合作单位采用VIP式服务。

—— 大力拓展非学历教育,借助学校甚至社会资源一起开展职业培训,与有关学院合作办学。

谈及继教院这几年的改革,分管的副校长吴怀宇评价说:“敢担当,善作为,重实效,谋新篇。”

【记者手记】

‍学院办好了 学校才可能好

程 毓

一整天,九个小时,我在继教院采访。稿子半天写完,落笔后,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改革,就要动真格”“每个人都有长处,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做事的人分享成果,让贡献大的人分享更多的成果。”“人才培养的教育根本不能放松,学校的社会美誉不能降低。”采访对象的话语,经常在我耳边回响。

是什么力量,让继教院的领导、职工如此充满事业的激情。正如孙辉书记、宋世震院长所说,一是责任心,二是想干事。他们的共识是:“学院办好了,学校才可能好。”

所以,他们欢迎改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所以,改革能有成效,盘活了人财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革,就存在利益的重新分配,继教院力推“向风险大、贡献大的部门奖励倾斜”。对于一贯吃大锅饭的人,有的眼红,有的异议。继教院的领导们说,只要是公心、公正,学校、学院、个人都受益,不怕有意见。

改革,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继教院的领导们既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他们认为,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负其责;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敢为、敢当,做有挑战性的事。

诸如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如何降低成本、优化管理,如何绩效考核、有奖有罚等,在很多单位看似老大难的事,他们都创新性地迎刃而解了。

继教院取得的成绩,让我惊叹。但更让我敬佩的是,他们没有因为谋求更大的效益,追求规模的最大化扩张,而是“既要规模,更要美誉”,不仅把规模做大了,而且把学校的声誉做强了。为此,他们做了不少费力的事。

2016年成教录取结束,宋世震要求,查实每个学生的信息。6000多人,一个个核实。先是请50多个函授站拿名册对人,接着打电话给每个考生确认。有的考生报名信息填写有误,还要多方寻找,最多的考生打了10个以上电话才联系上,而且每个电话都作记录。

继教院聘请10多个学生,用了两个月时间,打了1万多个电话。最后,无法查实的300多人未注册。很多职工对此不理解。宋院长解释,为了规范成教办学,维护武科大这块牌子。这样做,从招生的源头上,对成教生实行准确化学籍管理,保证精细化的培养过程,消除假生源、卖文凭等隐患。

函授站有50多个,在籍成教学生一万多名,如何监控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派老师到省内外的函授站上课,不仅选派和组织的工作量大,且在职学生很难集中到课,还增加了继教院和合作单位的办学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部属高校开设的远程教育,给了他们启发。学院决定借助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加强成人教育教学运行管理和监控,并派教务部门负责人到太原、山东、北京等地高校学习。

建设远程教育,需要投入设备成本、研发费用、运行人工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学院通过认真研究,决定直接租用第三方平台。从2016级成教学生试点,实行网上注册,在线学习相关课程,后台监控学习过程和备案学习成绩,将在线课程和老师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聘用专职人员进行培训,负责管理。湖北省教育厅得知,还专门要求他们在全省大会上作交流。

对于学生的培养,继教院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组织工科学生,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实习;组织汽车专业的学生,到实验室上实践课;组织护理专业的学生,到医院实习……使得成教生、自考生的培养过程,不亚于本校本科生“正规军”。

宋世震坚持,只要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利的,都大力支持。培养学生需要钱,宋院长总是很爽快。2015年开始,继教院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运动会、合唱比赛、诗会等,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大学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普遍增强。”继教院团委书记毕元玲说:“今年,有不少毕业的学生返校看望老师,这是以往很少见的。”

“只要想做事,没有做不好的事。”宋世震说。

上一条:【改革直播间6】强基础 重融合 突创新 汽车学院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应对行业变革 下一条:学校举办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