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闻特稿】 大学生求职最关键的是什么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08浏览次数:

大学生求职最关键的是什么?六个案例告诉你

用平常细节打动面试官

见习记者 罗文悦 吴昭纳 张政 宋文秀 窦芙蓉 王玲 李路阳 张涛 记者 卢蜜纯 余强伟

喻志飞

假如你是主管

员工弄坏了收银机么办

出镜人:喻志飞,资环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

工作岗位:沃尔玛投资有限公司管培生

去年11月的一天,喻志飞接到了沃尔玛公司的面试电话。之前他在网上投过简历,申请了沃尔玛的管理培训生职务。

电话那头的HR问他对超市及这份工作的看法,因母亲在超市工作过,他对超市也有一些了解,他冷静自信地和面试官谈了自己的想法后,电话面试很成功。

HR建议他参加几天后在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场宣讲会。那场宣讲会举办方很重视,请了一些企业高层人员和员工分享他们的故事。

第二轮面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喻志飞所在小组有9人,面试官给出三个具体情境,他们讨论后提出解决方案。“我觉得我提出的看法是对他们的一个很好补充。”他说,“其中有个情景就是一台价值两千元的收银机被一名收银员弄坏,作为前台主管的你会如何处理。”

其他同学都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他更多的是冷静地思考。既然弄坏了机器,钱肯定要赔,不过在赔多少的问题上,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比例由公司承担,然后员工与主管相应赔偿其中的一小部分。方案贴合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得到了面试官的认可。

在处理员工工作效率低的情景中,他从根源出发寻找问题,他说:“工作效率低,说明培训不到位,不熟练当然工作效率低下,所以我提出了每周抽出时间给员工培训,达到要求才上岗的解决方案。”

沉着稳重的表现加上独到的分析让他赢得了面试官的青睐。

“最后一轮是二对一的面对面交流,当时心态挺好,也不紧张。”他说,“面试官很和蔼,我们聊得很开心。”

十几天后,他收到了沃尔玛的录用通知。

谢兴富

不是话越多越好

看是否说到点子上

出镜人:谢兴富,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6届毕业生

工作岗位: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拓展专员

秋招第一场面试是TCL的招聘会。第一轮无领导小组面试,在宾馆8个人围坐在一起,除了我和另外两位武科大的同学,其余都是武大、华科、武汉理工大的学生。

这次讨论的题目是一个公司如何用500万进行营销推广,从多个营销方式中选出5个并说明理由。

由于有时间限制,大家都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我则边听边记。讨论中,1号同学的意见和其他同学相左,但他又不断灌输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他。这样就把讨论的话题又拉到原点,大家争论不休。

看到这,我发言了:不好意思,大家冷静一下,我们既然已经初有成效,就继续讨论吧,时间不够了。混乱局面得以平息。

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我没有急于表现自己,而是在讨论遇到瓶颈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开阔大家的思路。因为只有我做了笔记,所以最后由我作总结发言。不出意料,几轮面试后,我成功拿到了TCL的offer。

后来,我还拿到苏宁云商、京东华中、中原地产等多个offer,最终我选择了和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现在这家“互联网”物流企业。

我觉得,进行讨论时不是话越多越好,而是看话有没有说到点子上,并且有没有合作意识。

我也曾经失利过。绿地集团的第一轮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我就没能过关。

在那之后,我放空了一段时间给自己充电。多看书、多了解互联网知识,我看板砖大余的《O2O进化论》、八八众筹的《风口》、《大繁荣,创新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断层线》,关注虎嗅、36氪、计兮等公众号掌握第一手资讯。

马雨新

如何从小组讨论中

淘汰一半人

出镜人:马雨新,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6届毕业生

工作岗位: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采购工程师

“我生性活泼开朗,而且我做过很多职业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比较适合销售类工作。”刚进大学,马雨新就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大三暑假,在学院的组织下,马雨新前往黄冈市祥云化工厂实习。在工厂组织的一次演讲中,马雨新脱颖而出,得到董事长赏识。演讲结束后,董事长立刻通知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不论用任何办法都要把这个小女生留住。”

人力部负责人给出五千五的起薪,“厂里需要你这样富有激情、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作为管理层的后备军。”马雨新坚持着自己的销售梦想,拒绝了对方。他们一听,以为她嫌工资低,“那薪酬给你加,房子给你分,车子在二十万以下的给你出一半。”马雨新依然客气地拒绝了。

2015年9月初,腾讯公司的第一轮面试给了马雨新“当头一棒”。“同样是几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别人的描述听起来生动许多。”在面试中碰壁,她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依旧需要不断提高。于是,她主动留意面试中表现优秀的同伴,并留下联系方式,后期与他们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应聘中,马雨新经历了两轮基础面试后,成功进入第三轮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考官当场给出“如何在20分钟内上交一份名单,从他们这个讨论小组中淘汰一半人”的问题。

简单讨论后,大家都表示通过自我介绍来比较大家的个人能力,唯独马雨新提出通过自由表达、交际沟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采取“评分制”的方法确定名单,她的方案得到了考官的认可。最终,马雨新也从众多名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

涂贺军

你对我们公司的

企业文化了解多少

出镜人:涂贺军,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

工作岗位:中建二局三公司技术员

“出去多参加招聘会你还有机会,但是一直不行动的话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信奉着这么一句话,涂贺军在大三时就开始奔波于各校的招聘宣讲会。

谈到自己求职路上的坎坷,涂贺军表示,美的集团公司一次“伤心事”让他受益匪浅。自以为专业对口的涂贺军对美的集团公司的招聘胸有成竹。

面试前,他以为HR会问一些专业知识,所以关于公司信息粗略看了一下就草草上阵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面试官竟然提出“你对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多少”这样的问题。“我当时特别尴尬,竟然不知如何回答。”面试官似乎也看出了他的短板,接着问:“我们公司经常合作的单位有哪些?”一系列的问题,涂贺军能答出来的没有几个。

“当时整个人都有点懵,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而那些有过准备的人对答如流。结果可想而知,这次面试没过。”涂贺军满脸失落,“这家公司主要方向和我专业一致,而且公司地点也符合我心意,但最后却因为准备不够充分而与公司无缘,想想还是挺遗憾的。”

意识到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后,涂贺军下了不少功夫。在接下来的求职中,他会提前主动去了解公司环境、公司内容、公司资产,甚至注册资金他都尽力去了解。果不其然,充分的准备让他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有些企业在第三轮面试谈话的时候可能会问你对于薪水的期望值,这也是一门学问。说的太高当然不好,说的太低对你自己而言会不公平。”涂贺军说,“最好谦虚点,说个平均值就行。”

邹智超

你觉得自己

适合什么岗位

出镜人:邹智超,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届毕业生

工作岗位: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岗

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面试,邹智超和3名研究生、2名武大和华师的本科生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

“假如公司投入一千万研发新型豆浆机,请在市场调研部、产品设计部、测试部、研发部、销售部中选择三个部门进行资金分配。”抽到题目,邹智超脑子一片混沌,其他人却已展开激烈的讨论,三分钟后,他才调整好状态,根据问题理清条理:“调研部和销售部的工作有交叉,设计部与研发部类似,而新产品首先在‘新’,所以研发部500万,测试部200万,销售部300万。”

邹智超收到九阳复试通知。

“你觉得自己适合什么岗位?”

“我学的是行政管理,大学也学了财务,做销售应该也能胜任吧。”

“我想,如果要我做人力资源,也成。”

九阳以不需要男生为由刷掉邹智超。在后来的几次面试中,他发现,自己频频在“你适合什么岗位”这一问题中“卡壳”,也让他意识到,“看清自己比盲目应聘更重要。”邹智超决定,先实习再找工作。

华润集团春招,邹智超成功进入第三轮面试。

“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

“华润公司是全球五百强,平台广阔,可以给我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选择销售岗?”

“我在同程旅游做了几个月销售,有一定经验和技巧,能很快适应工作。”

“你去过哪些地方,对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吗。”

邹志超拿出手机,将自己去过的地方在中国地图上一一点亮,北京、上海、西安、洛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对每地风土人情也可以和面试官侃侃而谈。原计划15分钟的面试,他同面试官谈了40分钟。

邵洋洋

有兴趣

才会有动力干下去

出镜人:邵洋洋,机械学院机电工程系2013级学生

工作岗位:广州微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科大新媒体运营负责人

2016年春季网络招聘会上,邵洋洋注意到了一家新兴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上前询问了一下:果不其然,眼前的这家公司正是他一直魂牵梦萦的“专注于运营高校新媒体”的广州微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读大三的他,瞬间动心了。因为,他预感到:自己“捣腾”近两年的新媒体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面试中,考官随机提出许多问题:涵盖了微信、微博、App等各个方面。“公司面试会出题目,让你自己做微信,看看你的积累素材能力,以及排版和写作能力。题目自定,我就自己注册了一个微信,发起一些活动,吸引关注。”已经在校团委官方微信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信采编部门待了一年多的他,对新媒体的运营早已轻车熟路。

他侃侃而谈,自信沉稳。优异的表现立即就获得主考官的肯定,尽管还是大三学生,但是公司那边,已经急着培养眼前的这位青年。于是,当即允许邵洋洋在武科大青山校区远程网上实习,成为广州微豆在我校的新媒体运营负责人。

邵洋洋就读的是机电工程专业,当初选专业完全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经过两年的学习和探索,他确定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他发现自己喜欢在空间发说说来分享生活的点滴精彩,或是好玩的东西,并从中获取到喜悦和满足,“那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虚拟却很美好。”

于是,他一头扎进新媒体的浪潮。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增加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和活跃度,邵洋洋坚持每天浏览各种有趣的软件、优美的文章、搞笑的视频……并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不断地变着花样推送粉丝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摄影 刘铭峻 李盟 章利威 李路阳 胡云)

上一条:【新闻特稿】 毕业生向图书馆捐书三万册 下一条:群防群治见成效 门卫保安学生合力保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