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武汉科技大学的科研战“疫”

作者:李玉飞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3-28浏览次数:

“高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武科大贡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校长倪红卫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将科技攻关与防疫抗疫相结合,主动开展与疫情相关的科技攻关工作。

研制新型核酸检测试剂,3-15分钟出结果

“3-15分钟出结果,快速检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生科院李胜华教授专程赴北京,参与研制新冠病毒诊断试剂,在2月下旬研制出这款“硬核”产品。

疫情发生后,生科院院长张同存教授于2月8日组织李胜华、顾潮江等科研工作者商议,“我们要主动作为、科技战‘疫’。”因学校在疫区,实验室无法使用,他们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张同存联系了外省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一起合作研制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核酸检测试剂。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研发出的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已在医院进行临床实验。“该快检卡操作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社区门诊,也可以提供给居民在家自行诊断。”项目负责人张同存介绍。

“术业有专攻,这是我们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在疫情面前,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作者,张同存带领师生敢于亮剑,为战“疫”出力。

开发疫情监控机器人,救援400多名求助者

“初一到现在高烧不退,且伴有咳嗽。”“2月3日确诊双肺斑状阴影,求社会帮助收治入院。”疫情期间,我校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黄智生教授研发出疫情监控机器人,搜寻由于疫情需要帮助的人,并组织志愿者展开救援。

黄智生介绍,疫情监控机器人可在社交媒体数以千计的“树洞”里搜寻求助信息,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搜集和通报,每天发布至少3次监控通报。截至目前,该机器人收集到410条疫情求助信息。

2月6日,黄智生经过连续10个小时的奋战,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开发出了疫情监控机器人001号。当天,该机器人发布首次“新型冠状病毒求救信息监控报道”,罗列了求助人的姓名、所在城市社区、联系方式、患病时间、病情描述等。

黄智生将疫情监控机器人收集的信息转发到30多个AI树洞救援群里,“请各位爱心人士就近帮助您所在城市的呼救人,拯救生命高于一切!”数百名树洞救援志愿者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AI树洞救援群是黄智生2018年4月组建的,截止2019年9月阻止轻生行为1094次,荣获2019微博年度影响力事件,这次在疫情战斗中又发挥了作用。

推出新冠肺炎大数据平台,在社区和医院推广应用

“该平台具有收集疫情信息、管理返程人员、医生随访出院病人、开具隔离证明等功能。”医学院曾燕教授团队与计算机学院顾进广教授团队联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新冠肺炎信息集成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在部分社区、医院推广应用,得到了使用单位的良好反馈。

从1月开始,该团队着手开展新冠肺炎信息集成大数据平台研究。每周召开多次电话会议,研究大数据平台的关键问题,经过半个多月的日夜奋战,陆续开发出“每日健康监测”公众号、新冠肺炎知识图谱,并接入数据平台。“该平台采用目前先进的开发框架,做出新冠肺炎信息集成大数据,系统扩展性强,可与其它平台集成整合。”顾进广介绍。

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企业、政府等单位使用这个平台,做出电子化日报,减轻了人工统计工作量;形成临床所需的随访数据,满足基于疫情大数据分析的应急管理、政策决策等。曾燕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把学问做到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应该做的。”

研究气溶胶传播特性,为生产生活提供理论支撑

“疫情传播是病毒与环境、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气溶胶与建筑环境的专家,城市建设学院毛前军教授在疫情发生后,紧盯疫情动态,将研究锁定在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特性上。

居家隔离期间,科研条件有限,毛前军改变思路,指导研究生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开展气溶胶研究,重点分析在医院、电梯、教室等封闭环境下,人体呼出气溶胶粒子的传播机理及运行轨迹。

依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毛前军团队在气溶胶粒子理化特征结果基础上,着重探究复杂室内环境下,气溶胶、温湿度、风速、表面接触、传播距离之间的耦合特性。“科研要找准问题,为生产生活提供理论支撑。”毛前军有了更强的使命感。

秉承“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理念,毛前军教授课题组在疫情期间,完成高水平论文5篇,已发表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李玉飞)

中国新闻网: 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111902&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上一条:蒋更平:从纳米孔道出发的跨尺度研究 下一条:黎精明:精益求精做真学问、真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