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公法:修炼思想“内功” 加强国际交流

作者:方芳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18-12-19浏览次数:

李公法:修炼思想“内功” 加强国际交流

记者方芳

李公法,教授,博导,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问学者。现担任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精密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生物机械手与智能测控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

“李老师见多识广,有思想,专注于学术科研,成果丰硕。”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导,李公法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EI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求创新内外兼修与国际接轨

谈起李公法,机械学院院长曾良才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一个拥有创新思维的年轻教师”。

“内部修养在一定的积淀下会向你发送‘信号’,而外部交流恰是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信号’转化为实体的途径和方法。”在李公法看来,内部修养与外部交流并行是做好科研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他力求学术创新的最优途径。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是李公法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机器人产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人手的操作技能转移至机器人的灵巧手并优化它的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人手是人体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部位,人们通过手可以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任务。机器人灵巧手能够实现类似人手的简单动作,包括抓取各种物品和做出简单的手势等。而对于人类擅长的复杂动作,如人手手内操作、双手协调操作、多次抓取等,目前机器人灵巧手却无能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灵巧手的发展。

在李公法1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对他影响深远的是2014-2015年前往英国进行国际交流访学的那一年。“国际交流让我学会的是一种理念,站在前沿,压力感迫使我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思想。”李公法在回忆那段岁月时谈到,当亲眼见到国际前沿的科技,看到身边一群本就优秀却仍然激发碰撞着思想火花的同行老师和同学,他笑着说道:“本来就是学霸,没想到学霸更拼命。”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下,他也被鞭策继续“拼命”地努力,克服英语难以消化的弱势,不断吸纳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前沿知识。

沉心静气,科研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成果的孕育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相反是一个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进而厚积薄发的过程。李公法就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下孜孜不倦地学习,保持最活跃的思维站在专业的前沿。

谋发展苦心规划新专业课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机械学院2016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在不断摸索中找到适合的定位,然后逐渐成型。最初测控专业的学生是按照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来进行培养,没有体现新专业的特色。而在李公法看来,测控分“测”和“控”,与传统的机械专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全系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会议上,李公法建议在融入学科前沿知识基础上,将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与相关大学生比赛有机融合,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要求,倾力打造属于测控专业特有的课程设计。

李公法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要求是将课程设计与能力的培养二者合一,兼顾创新与成果,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此,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李公法将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Robowork)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成品展示的“试练场”,让学生在比赛中意识到差距,为今后学生在专业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Robowork)中,由李公法指导的参赛队伍荣获“工程越野项目全地形赛”本科生组冠军,团队成员漆金贤在回忆中说道:“李老师对这个比赛的期望很高,着力将这个比赛打造成测控系大三学生课程设计的载体,现经过两年的比赛试行,目前正等待第一批本科生入驻实验室。”

高标准分式教育书写为师之道

“李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听过李公法课的学生都直言,“他是一个幽默、有趣的老师,能够由浅入深的讲解,让我们能够听懂,学到更多的知识。”

对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作为我校的教学模范,李公法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授课方式也不尽相同。就本科生教学而言,优质的课堂少不了背后充分的备课,每一次课前李公法都要搜集大量的素材,由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所讲的知识点、寻找国内外优秀的作品让学生知道现有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讲解该技术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挑战。“本科生需要压力,敢想敢为,需要让他们勇于追求。”布置小作业、编程题,从“玩”中学是李公法认为课堂应有的态度。“玩”出问题,“玩”出创新,李公法的课堂颠覆了以前的教学思维,使课堂更加“活”了起来。

“研究生跟本科生不同,我更期待他们学会自我探究。”在李公法所带的研究生课堂中,他会仔细讲解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然后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去自主探究、查阅文献资料,最终将小组探究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出来。李公法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好比知识点轰炸,在这个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大家能从多个角度有所收获。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更是能全方位提升学生做PPT、查阅文献、归纳总结、演讲表达等相关的能力”。

“做李老师的学生很幸福。”高标准,不仅仅是李公法对学生,更是他自身对学术的追求、为师的态度。“李老师每检查论文、项目申请书,大到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小到内容格式、标点符号等,他都会一一指正出来。”他的学生余明超说道,“经常能看到李老师晚上十一二点仍在工作,第二天六点多继续开始。”

在繁重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之外,李公法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作为指导教师,他指导学生参加的各类竞赛曾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余项,指导学生荣获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项,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项。就在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3D大赛二等奖1项。这些优异的成绩背后少不了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少不了李公法对参赛队伍的指导与帮助。

严要求打造浓厚学术氛围空间

课题组在读研究生20余人,不大的房间内不时响起激烈的讨论声,思维的碰撞、活跃的学术氛围在房间内涌动。与松散的自我探究不同,课题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拥有明确的工作规划与工作目标。

每周三是课题组固定的例会时间,例会由专人主持。每一次例会都需要有专人做学术汇报,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互相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促进自我的提升。除了专人汇报,每个人都要谈上周总结与下周计划,关于上一次目标的完成情况、下一个目标的确立。项目、论文、专利、实验等等均可能出现在例会上,“我希望大家都能讲出实质性的东西,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决不能让每周的例会成为形式。”这是李公法对课题组提出的要求。

“不在办公室就去研究生所在的工作室等吧,李老师一般都会去那里。”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与老师的指导更是脱不了关系,李公法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工作室与学生们一同讨论,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实验等等。他表示,“只有不断交流,才能共同进步。”

加强国际交流,让学生亲身了解、亲眼看见国际前沿的研究现状,意识到传统机械的差距,不断创新。为此,课题组每年都会派多名研究生前往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

谈起李公法,机械学院许多师生的印象便是,李老师的成果较多。然而在“高产”的背后是李公法严要求的把关和站在前沿对科学技术的深切思考。

“我们都知道李老师在论文上的指导一定会一丝不苟,但是却低估了他耐下性子帮我们到底的执着,当我们遇到任何科研难点李老师都会陪我们一同攻克!”他的博士生江都感激地说。

上一条:李寿贵:沉痛悼念任德麟先生 下一条:程正载:用实践教学补齐劳动教育短板的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