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的故事7】
站稳中国冶金装备监测“第一方阵”
李友荣教授召集每两周一次的研究生学术汇报会。左二为李友荣教授。
记者 梅海兵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30余项,武钢、宝钢等企业攻关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省部科技奖励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这是机械学院“冶金装备及设备健康监测创新团队”近年来的成绩单。
团队“领头羊”李友荣教授介绍说,1981年,胡传安教授创建该团队。上世纪90年代,李友荣教授接手团队。35年来,该团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成为我国冶金装备及设备健康监测领域的“常青树”。
李友荣教授很忙:团队15名成员将各自特长融合,依靠合作解决项目中的难题,最后都由他汇总、把关;团队成员带的60多个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他都要参与;团队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都认他的“一支笔”;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都是他说了算,谁干了什么活,他要心里有数,不能让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吃亏。
管理团队有一套,做学问李友荣教授同样成果丰硕: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
目前,该团队共有15名成员,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工程师2人 。李友荣、宋钢兵 、余逊、王志刚、吕勇是团队的“核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武科大冶金装备及设备健康监测在全国始终处于“第一方阵”。
把科研做在生产一线
深入生产现场是团队成员的必修课,把科研做在一线,既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为科研提供大量课题。
赵三星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07年到机械学院报到后,李友荣给他安排的第一项工作是到武钢“实习”。
“什么活都不派,到武钢一线和工人摸爬滚打半年 。”这是李友荣给团队定的规矩。
博士后到企业一线“实习”,企业工人吃惊,赵三星同样感到意外。“意外归意外,该下去还是得下去。”
半年 时间,赵三星每天和工人师傅一起上下班,熟悉工艺流程,查看设备。为了实地了解书本上介绍的各种设备构造,他常常在车间里猫着身子,从一台机器下面钻到另一台机器下面查看,“一身油污,洗都洗不掉”。半年 “实习”达标,赵三星正式进入团队,很快就承担“立辊轧机轴承破坏原因分析”课题,成为团队骨干。
每周至少走访一次企业生产一线,是团队“雷打不动”的规矩。
成员深入一线,从现场带回大量信息,根据掌握的现场情况,向厂方提供咨询意见、技术服务,同时也发现一大批科研课题,团队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
由老教授负责,团队不断提出和承接大型课题,青年教师有了更多“真枪真刀”参与的机会。宝钢430吨桥梁式起重机是炼钢厂的关键设备,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不仅造成全厂停产,还可能机毁人亡。“钢铁企业最大损失是设备故障造成的停产损失,尤其在钢铁行业效益好的时候,停产一天,企业的损失都是按百万元 计算。”
李友荣教授带领青年教师深入现场,在高温、多尘状态下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测取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在团队的努力下,准确找出了该起重机 的薄弱环节,提出改造方案,使起重机 安全运行,保证了宝钢的炼钢生产。
每个课题,老教授都要带着青年教师们到生产现场,给他们详细讲解整个工艺流程,在现场分析课题怎样入手、怎么发现问题,逐一指导,再做最后把关。在老教授的传帮带下,青年教师们大胆地承担起科研任务。
1994年,王志刚本科毕业留在李友荣团队,接受老教授指导。通过20多年锻炼,现在,王志刚已经是三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创新 人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第一次到现场时,我对工艺和仪器仪表都不熟悉,课题认识也不深入,是老教授们手把手地教我,让我一步步成长起来。”
管理团队,李友荣既把眼光盯在生产一线,还要盯在国际前沿。团队合作开发了纳米材料、压电陶瓷、磁流变液等智能材料在设备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团队青年教师王涛、肖涵及博士生鲁光涛等到美国休斯敦大学宋钢兵教授智能材料与结构实验室进行科研,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
铁纪律打造硬团队
李友荣教授团队有三条“铁的纪律”:必须坐班、不许打牌、禁止串门。
1969年本科毕业,李友荣分配到重庆十八冶,从工人做起,先后担任技术员、技术组长,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1978年考取我校硕士研究生,开始从事科研,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胡传安、李友荣、周德忠、刘安中等老师创建“冶金装备及设备健康监测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坐班制”从那个时候开始成为“铁律”。
作为团队负责人,李友荣教授 长年带头坚持“坐班”。他用三个“有利于”总结“坐班制”: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沟通、有利于加强科研队伍的团队精神。
李友荣说:“一个科研团队要提高整体战斗力,相互之间的及时沟通、默契配合、精诚协作必不可少。如果团队成员对他人研究缺乏了解,相互缺少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不利于提高科研效率、提升质量、节约资源。”
在李友荣教授的带领下,团队15名成员“坐班”已经成为“习惯”。团队成员只要不出差、不开会、不上课、不下厂,都坚持“坐班”。“有什么问题,在门口喊一嗓子,大家都过来了,气氛很好。”
团队成员吕勇教授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院长,白天忙事务性工作,下班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就“扎在” 实验室。10余年时间,吕勇成长为三级教授,入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湖北省“杰青”获得者、 获“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获省部科技进步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70余篇。
“不许打牌看似不尽人情,但要进入我的团队,必须按照规矩来。”态度温和的李友荣说起打牌,马上激动起来。“刘安中教授每年100多天在生产一线,上完课就直接去武钢。他要是打牌,哪有时间去生产一线。”
1977年出生的余逊是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承担美国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你能想象余逊有时间打牌嘛,他是充分利用一分一秒进行学术研究,40岁不到,就发表论文75篇,出版专著1部,担任50余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不都是挤出时间完成的。”
在武科大工作 35年,李友荣的家门只对亲戚和他自己的老同学 开放,同事和学生不允许到家里去,有什么事,到办公室说。他的办公室每天人来人往,学生请教问题、团队成员汇报情况、企业来谈项目……李友荣每天送走一批,又来一批。
“串门”是团队成员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禁区”。“我办公室的门一年四季打开,家里的门一定要关上,这样能减少很多麻烦,只要一门心思搞学问,还有什么事不能在办公室谈呢。”记者和李友荣教授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