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研团队的故事3】李莉教授团队: 破解社会非营利组织难题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5-20浏览次数:

【科研团队的故事3】

破解社会非营利组织难题

记者 程毓

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从左至右:学生、丁宇、顾杰、李莉、彭惠青、王常文。

一条红丝绸飘然而下,“惠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金色牌匾显露出来。5月10日,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与鄂州市民政局联合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鄂州市凤凰街道滨湖社区举行挂牌仪式。

“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唯一研究社会组织的省级研究基地。该中心于2011年成立,成立仅5年,出版学术专著12本,发表论文500多篇,成功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继才说:“该研究中心是我院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科研团队。”

谈到发展秘籍,该研究中心主任、文法学院教授李莉总结道:“一是找准撬开科研大门的支点和杠杆,二是营造互帮互促的学术共同体。”

“支点和杠杆”撬开科研大门

成立之初,李莉想尽快打开局面,于是主动登门湖北省民政厅,希望为政府提供“智力服务”。

结果是“一头热”,对方不“接招”。

发外力不行,那就练内功。“社会组织的研究方向,决定了我们从事科研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社会发现问题,也决定了我们的使命是用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李莉认为。

中心先后成立了“一站”和“一队”,即社工服务站和教授义工队。老师们带着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社会治理方面的服务。

彭惠青教授主持的“全天候社区服务”项目就是来源于社区。

2013年初,她到中华路街道指导在社区服务的学生,与该街道社会事务科的张科长交流。张科长介绍正在推行的“全天候社区服务”,彭教授饶有兴趣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张科长频频点头,当即提出合作意向,随后签订了5万元的科研项目。

针对社区服务和居民管理,彭教授带领课题组开发了国内首个软件,不仅在社区广泛运用,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事实证明,“社工服务站”和“教授义工队”犹如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支点”和“杠杆”,不仅为老师们撬开科研大门,带来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而且让老师们把科研成果有效回馈社会,造福民众。

老师们做调研、写论文、出专著、编教材,做得风生水起。

李莉牵头在全国首个开展“基金会研究”和“妇女非营利组织”研究,出版《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研究》学术专著,被民政部作为资料收藏,并将2011年全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论坛委托该中心承办,100多位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武汉,让中心的社会声誉在政界和学术界远扬。

接着,她又出版《和谐社会中的妇女非政府组织:角色、作用与行动》,湖北省妇联领导看后评价:“这是见到的第一本专门研究妇女组织的学术专著。”

顾杰、黄涛等教授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媒体的理论版和《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该中心成员撰写的5篇调研报告被湖北省政府采纳和批示,获得湖北省优秀社科奖、咨询成果奖等6项。

2013年,当李莉捧着厚厚的成果,再次与湖北省民政厅沟通交流,很快得到认可,并把全省社会组织人员能力培训、社会工作公益项目创投、政府政策咨询等一个个“重头戏”交给他们。“现在民政厅已经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外脑’,在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前都会想到约我们讨论一下。”李莉自豪地说,“最近我们还完成了湖北省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境外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文件的修定工作。”

去年,湖北省民政厅把全省17个地市州民政局的履职考评工作,交给该中心作为第三方评估,这也是省民政厅首开第三方委托评估工作。中心的老师们根据评比标准,设计了详尽的调查问卷和考评方案,兵分3路实地考评,“不走过场,不讲情面,一切看材料、看现场”。

历时半个多月的考评结束,中心的老师们撰写了一万多字的总结,民政厅领导看后很满意:“总结的经验值得推广,提出的建议值得思考。”全文以省民政厅的红头文件刊发各单位学习。

中心的研究成果还受到省妇联、工会、残联以及各市区街道的广泛关注,几乎每周都有单位慕名请他们做政策指导、智力服务。

“学术共同体”助力每个人成长

刚满35岁的张雅勤副教授,近5年发表20多篇核心期刊论文,2013年成功申请省级项目,2014年成功申请国家博士后基金,2015年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一年上一个台阶。

“我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中心营造的‘学术共同体’。”张雅勤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她硕士毕业来到学校工作,到2010年的5年时间,几乎没有任何科研成果,“找不到研究方向,一直都处在迷茫中”。

2011年她加入中心,李莉与她交流,建议她做“社会组织理论研究”。

她带着明确的研究方向攻读武汉大学博士,期间撰写了一篇论文。“写得不错!”中心的老师看后评价,李莉鼓励她投好的期刊。她投至中文核心期刊《学习与实践》,没想到,不仅顺利发表,而且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2年她成功申请的第一个省级项目,也得益于中心老师们的帮助。李莉鼓励她积极申报课题,老师们把各自的项目申请书拿给她参考,并指导她修改。

自此,张雅勤“上手”了,在科研的路上进入“加速度”!

“在中心做研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彭惠青告诉记者。每到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时,黄涛及时发布信息,动员大家申报,还把自己的申请书无私地分享给大家,在群里“长篇大论”地提醒填报事项。

初稿写成,中心组织大家集体“会诊”。申请者在台上汇报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创新点,台下的老师们精心地“挑刺”。

去年,彭惠青汇报时,李莉针对其研究主要内容,提出增加“多样性研究”,拓展了研究的纬度,提升了亮点。黄涛针对其基本观点,提出“从积极型、发展型视角看”。彭惠青也采纳了,“这个提法使研究具有了前瞻性,突出了研究的意义”。

临到交申请书的前两天,申请的老师们心里都不踏实,群里不停地有老师说话,黄涛一直在线解答,“把亮点擦亮”“增加一点”“调整顺序”……

有一天,凌晨两点,黄涛还在一一应对,“不知道他那晚睡觉没?”彭惠青说,“感谢团队的帮助,让我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

去年,省社科联聘请该中心做“全省社科类社团的情况调查”,并要求一年内完成20万字的专著,全面展示湖北省社团组织的历史和现状、经验与趋势。

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项目,时间紧,工作量大,中心的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

李莉拿出初步框架后,老师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反复讨论修改数十次。用什么研究方法?大家多次“头脑风暴”还是不尽人意,中心的副主任袁年兴提出:“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先问卷调查,再量化分析,然后做模型分析其特性和趋势。”这个方法好!将微观和宏观有效兼顾了。

项目开始启动,他们把100多个社团分成6大类,老师们则分成3个组,分别前往各个社团实地调研。目前,该文稿进入撰写阶段。

中心经常组织学术研讨,老师们相互交流和启发。每年的全国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术年会,中心的老师全部参加,上午听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新研究”;下午研讨“我们可以做什么研究”;晚上则聚在一起,开心地撮一顿。

袁年兴去年6月调入中心担任副主任,报到的第一天,就让他有了归属感。桌子、电脑配备一齐,就连扫帚、抹布都配了新的,“领导和同事们的细心,让我顿时心有所属”。

与大家相处了一年,他评价说:“这里没有官气,只有纯粹的学养之气。”

上一条:【就业吧】 涂贺军:多准备有备无患 勤总结胸有成竹 下一条:【就业吧】 谢兴富:敢于挑战助推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