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冶学院记者团“全家福”
13人考研,11人上榜,上线率高达84.6%。随着2016年考研成绩的出炉,材冶学院2012级记者团以“5人成功保研、6人考研成功”的傲人成绩被称为“学霸部门”。
据悉,11位考上的同学中,有9名被中科大等985院校录取,1名被武汉理工大学这所211大学录取,1名同学被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录取。“记者团的同学,涵盖专业众多,平时工作很忙,却仍可交出这样一份傲人的‘成绩单’,真的很为他们高兴。”材冶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启梅说。
团训指引学习生活
“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做”,简明的团训涵盖了为学、做人、处事等多个方面,成了干事们初入大学的“指路明灯”。
保研中科大的胡万培认为,这则团训让她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那样能写、能说、能做的人才,并于实现愿望的路上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并从容控制情绪。她说:“要想抓住时间,就要快速在几件事间转换,这看似容易,但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常因控制力不够而无法做到。”对此,胡万培在经过亲身实践与思索后找到妙方――整块时间在图书馆学习,零散时间用来完成记者团的写稿工作。“这样一来,便可两不耽误。”胡万培笑道。
而在保研华科的刘梦娜眼中,团训涉及更多的却是社会中为人处世之道。“做事既要实干,又要能说出来让别人知道。做每一件事都是一样,既不能只耍嘴皮子不做实事;也不能只闷声做事,这是个信息化时代,要学会宣传。”据悉,刘梦娜是大一下转专业至材冶的,她在记者团里找到了自信心与归属感。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大学学霸不少,可“全能”的学霸却不多。而在这个部门里,不缺“全能选手”。据了解,考研西安交大的李锐在大学阶段参加了许多活动,获奖无数,也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荣获学雷锋标兵、标兵青年志愿者、模范共青团员等称号。而保研华科的刘梦娜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活动,多次获得奖学金,更是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记者团缘何成为“全能学霸”的“聚集地”?在李锐看来,第一届记者团团长袁观显于学院首次运用身兼多职模式,大力从辩论队、校报、其它部门选拔人才,打破了记者只在本部门任职的传统,“他敢于开先河,打破成规,吸纳人才,这也是使记者团群英荟萃的原因。”李锐说。记者团不少人都是身兼数职,李锐兼任记者团和青队理论策划部委员,胡万培也是在记者团工作期间任职外联部,刘梦娜不仅任职记者团,也是班上的团支书。
“优秀的人总有各自的精彩,而记者团则是一个将优秀集中的地方。让我们可以在周身看到一群优秀的‘牛人’,于潜移默化中有了向优秀靠拢的动力,并于沟通中无形的共同学习着、成长着。”李锐说。
考研路上相扶持
谈及记者团,不少干事都表示,记者团不仅出人才,更是他们温馨的家。“其他部门在大三散了之后就很少有交集了,可我们却仍时常聚聚,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虽然专业不同,但照面时也会询问备考情况,相互鼓劲,很温暖。”考研四川大学的马凌成如是说。
马凌成说,在他于考研与就业之间犹豫不决、在他考研复习瓶颈期,袁观显的一番话让马凌成幡然醒悟。“我记得袁团说过,‘都复习这么久了你现在想放弃,难道是想用来做垫脚石增加人家上榜几率的?’袁团的鸡汤成了我继续复习下去的动力。”
据马凌成介绍,多数考研学子在复习后期均会遇上瓶颈期,许多人中途弃考亦是在此期间。“那段时间人都是很麻木的,需要有人来不时提点一下。除了袁团的提点,共同考研的部门干事王梦竹也是每天去图书馆帮忙占位,催我起床去复习。是他们的帮扶,让我熬过去了。”马凌成感激道。
“无用”之功考研路上“无意”显
学生会繁杂的工作是否真的会带来收获?这些收获又是否用得上?花费经历在学生会工作中是否会不会影响学习?这一直困惑着那些想进学生会锻炼自己却又怕毫无收获甚至耽误学习的人。胡万培却十分庆幸自己加入了记者团,“在记者团一直要写稿,这个工作让我的文笔一直不错,有幸在高校夏令营论文评比中给我加分不少,才得以被保送中科大。”她说道。
考研四川大学的马凌成感同身受,刚拿到考研成绩时,便激动地跟大家说:“记者团帮了我大忙。”据马凌成介绍,他复试时的专业知识问答正好是他所不熟悉的领域,可是他却成功通过自己了解的一点内容将导师的思维引向了自己擅长的方面。“这得归功于采访经验,由一个细微的点引及自己想要的方面并加以挖深。”回忆起面试过程,马凌成还是不由得笑了起来。面试与笔试不同,不仅考专业知识,也是对胆量和交际能力的考察,“在学生会工作养成淡定、冷静的习惯也为我的成绩添砖加瓦。”他说。
由于工作需要,他接触到了不少优秀的学子,并向他们“取经”,得出了自己的心得:“首先,对自己的未来要有一个打算,并开始做准备,其次,不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最后,要把握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是我在采访诸多优秀学子后得到的经验,觉得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也是他们的经验让我在考研路上有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