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研团队的故事4】刘秋新教授团队: 致力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6-06浏览次数:

【科研团队的故事4】

致力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

记者 杨鲜

刘秋新带着学生在地源热泵实验室做试验。

4月2日,城市建设学院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团队一科研成果――基于太阳能的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经湖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 该团队捷报频传:去年,获建设部华夏奖三等奖1项,一个项目经湖北省科技厅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这期间获得专利1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培养研究生近20位。

年年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大伙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神马”科研团队呢?

据了解,该科研团队已成立近20年。目前有5名指导老师,领军人物是年近60的刘秋新,还有苏顺玉、刘冬华、焦良珍和刘腊美,年龄由50、60、70、80后组成,另有十余名研究生。

该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思想碰撞激发科研火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集体性、开放性给科研工作带来了挑战,科研人员凭以往的孤军奋战已很难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而组建科研团队显得越发重要。

一直在摸索、思考团队建设的刘秋新道出了自己的感悟:“团队建设要紧紧围绕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团队建设应具有合理的人员规模、人员结构以及合作机制。”正是深谙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近几年,团队才能得以进入快车道,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团队的优良传统是:每拿到一个项目,大家都会坐在一起,集中研讨和制定项目的总体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然后再把几个子项目分解到个人具体实施,定期组织交流和汇报研究进展,使项目研究能够很好地达到研究目标。

遇到科研难题时,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攻克难题。在研究一个国家节能示范工程时,采用了水源热泵技术,由于地形不规则,若按最不利环路选水泵,所选潜水泵的扬程(克服阻力的能力)将高达100多米水柱,且影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投资也将增加很多,但扬程小了又会导致冷冻机不能正常工作。面对这个令人纠结的“老大难”,大家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拿出的几种方案都不尽如人意。突然,刘冬华灵机一动,提出不按最不利环路的思考方案,也就是说将系统划分为三个区域。

经过仔细计算,嘿!没想到还真能解决问题。于是,团队成员们立马将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工程实施至今,系统运行良好,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誉。

不过,为解决一个科研问题,团队成员们有时会争得耳红脖子粗,令大伙记忆尤新的是,在针对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的研究时,团队成员提出了不同意见:刘冬华提出封闭循环与太阳能储能系统,焦良珍提出制冷剂与太阳能板串联运行系统。

通过精密计算,这两种方案都能很好地解决冬季供暖问题,团队“意外”收获了两项专利。

“人们往往只看重科研结果,却不知道这其中的过程有多么艰难,有时还存在生命危险!” 焦良珍回忆道,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为解决工厂焊接烟尘处理这一问题曾求助于广州当地大学的多个科研团队,所做成果应用效果不佳。经多方打听,该公司辗转找到他们。

实验过程中,为了测试焊接烟尘的浓度等指标进行发烟(即模拟烟尘)。一开始,团队成员想通过化学方法来制造彩色烟尘,于是向化工学院的老师寻求帮助,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小型爆炸,老师们不得不放弃化学方法。这时,有人提出网格系线的方案,但测试效果不好,最终使用颗粒计数器分区采集数据才得以成功。

刘腊梅侃侃说道:“有时候科研没出什么结果时,就特郁闷。每个人都不是神,都需要与人交流、开拓视野,找准方向。团队成员一句善意的提醒,一句温馨的问候,有时就像黑夜中的明灯,划破夜空,点破难题,指引前进的方向!”

让每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说起团队的组建,领队刘秋新娓娓道来。“我们团队不同年龄段的五个人是慢慢走到一起的!”

纽带是项目,随着项目不断承接,就有不同的人才需要。焦良珍就是因为1994年搞蓄冰空调项目参加团队的;苏顺玉因为搞地源热泵项目加入的;刘冬华和刘腊美分别是因为建筑节能项目和零能耗建筑加入的。

“要让每个成员的能量发挥到极致!”这是刘秋新常挂在嘴边的话

刘冬华回忆道:“在编写《热泵技术与应用》一书时,第五章为水源热泵技术。第一版是由刘秋新教授编写,但由于苏顺玉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较突出,故在第二版时,刘秋新不妒英才,主动让位,由苏顺玉进行主编。使该章节编写得更加生动与完善,受到出版社与读者的好评。”

“团队负责人对市场要有绝对的敏锐度,还应具有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使整个团队能够良好、顺利地发展。”焦良珍深有感触地回忆道,“早在90年代初期,在刘秋新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就成为了全国最早、湖北省首个研究冰蓄能空调项目的科研团队,率先积累了大量经验。我们如何能在高校林立、大牛如林的局面中突围,团队领导人有敏锐的眼光,能抓住先机是至关重要的。”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有个性、有棱角的‘才子’, 5个人能在团队中相处多年,共同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是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包容心,我们的团队才得以越走越远!”刘秋新评价说。

团队成员也有闹得不开心的事。一次,炎炎夏日,大家顶着骄阳组团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考察项目。出发前,到底是开车去还是乘车前往,老师们意见不和。先到达目的地已等待同伴很久的老师们非常生气,后到的老师也因堵车倍感委屈,眼看愤怒一触即发。幸亏团队中出了名的“开心果”刘冬华溜出几句笑话,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也觉得没必要为小事生气。于是又一起愉快地工作起来,采集数据、收集资料、拍摄照片……尽管大家都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老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劲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2015年,研究生李俊抓住武汉一年中难得的两个极端天气――最低温-12℃,最高温42℃,开展地源热泵系统土壤热物性测试。由于这个实验过程要求不间断测试时间必须超过60个小时,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测试。研究生蔡美元便主动提出帮助他一起开展实验,两人轮流值班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并记录数据,最终圆满完成了测试实验。

“有这样精诚合作的团队,就算在凛冬寒夜,我们依然能感觉到暖意浓浓。”刘秋新在团队的QQ上感慨道。

也正是因为有团队的力量,已毕业的学子们在事业有成后,斥资百万回母校建设了地源热泵实验室,打造一个集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和教育于一体的研究基地,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建学院建筑节能技术科研团队越来越感觉到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集体攻坚。

刘秋新信心十足地说:“通过团队建设,形成较强的战斗力。研究团队能攻坚,能克难,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与专利技术。正是有这样一个团队,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和武汉市建委等相关单位合作,拿更大的项目。特别是在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利用武汉市在建筑节能方面已经到位的五千万欧元,再立新功!”

上一条:【就业吧】 胡洋洋:认真细致 态度决定高度 下一条:【考研吧】 材冶“学霸记者团”13人考研11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