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湖北日报:武科大实践团队“智”绘黄梅梦 “三维”助力乡村教育

作者:吴梦翔 李周阳 邓李欣 潘鑫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4-08-12浏览次数:

日前,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在黄梅县刘塘社区开展支教活动,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相关知识用科技赋能黄梅非遗文化,浸润童心,开设了丰富的支教课程,以科技展示、文化传承、素质拓展三大模块助力乡村教育,为当地儿童绘制全新的发展蓝图,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

科技火花,点燃乡村未来梦

7月11日,实践团开展了以如何使用无人机和眼动仪的原理为主题的科普教育课程。通过直观的科技体验,儿童深切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无限魅力。实践团成员赵耀航在课程中邀请了几位孩子亲手触摸无人机的外壳,感受那冰凉而坚硬的材质,并指导这些孩子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虽然只是简单的升降操作,但那份成就感却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希望有一天,我能遥控着自己设计的无人机,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满怀憧憬地表示。

在实践团成员吴优的演示下,孩子们现场体验手眼互联仪,深刻了解了信息时代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吴优现场演示了如何仅用手势控制屏幕翻页和菜单,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隔空操控”的乐趣。“你们的眼神和手势,就是你们和机器对话的方式。”吴优解释道。

实践团将科学实验教育课程融入实践操作,通过师生分组、寓教于乐的方式,手把手教学,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实践团成员还为当地儿童带来基础电路连接实验、过滤净水实验、覆杯实验以及“无敌”空气炮实验,并赠送部分实验器材给当地留守、困难儿童。“家里只有我来带孩子,你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刘爷爷向实践团成员感谢道。

文化薪火,传承千年文脉情

文化传承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实践团积极探索以走进文化、传播文化为核心的互动模式,深入黄梅县博物馆、文化馆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讲述文化课,并为当地学生开设一系列以认识、传承以及发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支教课程。

在刘塘社区,实践团开展以捏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冯素贞为主题的超轻粘土创意手工课。孩子们在了解剧情后,纷纷发挥创意,将自己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小朋友刘俊楠给“女驸马”设计了一套太空服,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孩童视角。

在实践团成员张菁瑶的带领下,社区儿童们现场体验漆扇的制作流程,小心翼翼地将调配好的漆料滴入清水中,观察着漆液在水中缓缓扩散、融合,形成独特的纹理与色彩。随着小朋友轻轻晃动扇子伸入水面,扇面瞬间变得色彩生动且富有艺术感。

据悉,实践团将非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之中,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涵盖扎染技艺、漆扇制作等多种传统工艺,让社区儿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欢乐田野,奔跑在成长路上

实践团队立足于趣味讲解,创造性开设安全教育主题课程。实践团队将教室布置成校园霸凌现场的模样,通过营造地上散落的书本、被撕碎的作业纸以及角落里孤零零的书包这一压抑的氛围,直观展示欺凌行为所带来的伤害与恐惧。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用坚定地说“不”,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孩子们与实践团成员共同制作了一面“和平墙”,上面贴着他们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承诺和愿景。“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永远没有欺凌,只有笑声和友谊。”小朋友李雨在她的卡片上写道。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如滚铁环、筷子夹乒乓球接力、螃蟹快跑、珠行万里,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活动中家长常常亲自上阵与小朋友们搭档或是一较高下。“这种感觉真好,既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又让我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家长们感慨道。

据悉,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本科生实践团队还联合湖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在黄梅县多个社区联合开展“暑期学堂”托管班,实践团依托专业学科优势,共建科技交流平台,结合学生性格和教师授课特色创造性开设“双向选择”栏目,学生可以与老师自由分组,共同进行实践操作学习。(通讯员吴梦翔 李周阳 邓李欣 潘鑫)

http://hb.news.cn/20240812/939af259d8eb4fddba4b90664843e4a7/c.html

上一条:科技日报:李享成:给装备穿上国产“电磁防护衣” 下一条:浙江日报:县域创新平台近两年布局科研项目超2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