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极目新闻:志愿服务接力十余载,武科大“牧星分队”用爱托举孤独症儿童

作者: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

极目新闻通讯员 肖宇瑄 余蔓菲

“一次两次的效果可能很小,但每人坚持伸出一只手,便能撑起一位孤独症儿童的一片天!”4月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牧星分队”的青年志愿者已累计坚守陪伴孤独症孩童十年,呵护百余名“星星的孩子”茁壮成长。

“蓝丝带”活动中观众们举起双手期待加入到“麟洁之行”中.jpg

“牧星分队”队长徐宁喆介绍,自2015年起,学院便与湖北省麟洁儿童康复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每周前往服务中心开展一次“麟洁之行”活动,协助老师给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十年间累计进行200余次活动,招募2500名校内志愿者参与,并开展“麟洁宣讲”“蓝丝带”活动,为万余人科普孤独症知识。

在服务中心,志愿者们“主打”陪伴,通过剪纸、拼拼图、做手工、唱歌等方式拉近与孤独症儿童的距离,同时他们也会在老师的安排下学习专门针对情绪行为儿童的方法理论,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

“刚进去教室我就感到一阵心疼,和常人不同,他们只能通过不成句的单个字或词来表达,或者是动作、哭闹。”第一次参加“麟洁之行”的大二学生小张感触很深,“但看着孩子们的笑容,让我感到活动很有意义,我还打算拉上身边的朋友一起。”已参与了数十次活动的大二志愿者刘高琦最开始陪伴小黎(化名)时,被他不自觉地打动过,“还有的孩子一个简单的音节都要反复练习无数遍,十分考验耐心。”

志愿者们与自闭症儿童相伴.jpg

该院大三学生王翔用近三年的时间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大多数孤独症小朋友喜欢做自己的事,不愿与外界交流。”他辅导的小雪和小米(化名)学习能力不高、上课还爱分神,第一次相处后他“感觉都要累虚脱了”。但后续辅导中王翔察觉到了他们微妙的变化:走神的频率低了,还能按指令完成任务。一次次的辅导中,志愿者们看到这群孩子们不同的一面,也为他们的进步和变化而雀跃。正是这些点滴进步,让志愿者们在疲惫中看到坚持的意义。

湖北省麟洁儿童康复服务中心老师付裕说,孤独症儿童完全康复至正常水平是几乎不可能的,但“麟洁之行”的努力能够慢慢让他们学会甚至拥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还最终可以进入小学等普通教学中学习。

志愿者在康复中心合影.jpg

“上届队长告诉我,队名取为‘牧星’,意思是我们一直守护着漫漫长夜里的繁星。”徐宁喆说,历届队长都会在交接时叮嘱把活动办好,让更多人了解关爱孤独症儿童。

“正是源于大家心中不灭的爱心火种,十年来一批批志愿者才能坚守初心,持续为麟洁儿童服务中心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学院辅导员李江江表示,这项公益行动从学院出发发展到全校,未来期待能辐射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为孤独症儿童构建包容有爱的成长环境。

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411582&cId=0&uik=sqPX7fOg&share_plat=ios&sec=45db711b


上一条:湖北日报:十年“守望星空”,武科大“牧星分队”用爱托举孤独症儿童 下一条:逐浪新闻:七年后,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山村娃在高校课堂上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