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绵阳日报:从矿山到青山的蝶变——湖北襄阳尧治河村践行“两山”理念发展见闻

作者: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

党建铸魂 高山上的红色飘带

在尧治河村海拔1600米的群山中,12公里的“复兴之路”党建研学基地蜿蜒而上。嘉兴红船、古田会议旧址、遵义会址等微缩景观沿路分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绿水青山中重温党史,这是由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策划,尧治河村全力打造的“复兴之路”党建研学教育基地。

这里不仅是湖北省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还是全省首家村级“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经过近3年的努力,武汉科技大学专家团队与尧治河村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巧妙地将党建馆、道路馆、强军馆、奋斗馆、理论馆、新时代馆等六大馆和十多处红色纪念地微缩景观布置在山间公路两侧,年接待党员干部、学生超7万人次。

尧治河村的乡村别墅

村党委委员吕泳和指着“红军食堂”微缩场景说:“当年红军吃糙米野菜,现在游客能体验‘忆苦思甜餐’,一盆南瓜汤、一盘野菜馍,吃得人热泪盈眶。”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孙开林说,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尧治河村从贫困落后高寒山村到中国山区幸福村的蝶变,就是党建引领的最好诠释。

“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这是刻在尧治河村史馆墙上的一句话。同样在尧治河宾馆走廊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尧治河精神”……一块块具有时代印记的标语牌更是引人注目。

尧治河村景区一角

村党委还将党建融入治理:在尧治河村有这样一项规定,所有入党积极分子、新入职员工、后备干部都必须先到村福利院锻炼2个月,每天为老人洗衣做饭、铺床叠被、洗澡梳头,而且锻炼这堂课怎么样,由福利院老人打分说了算。

“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凝聚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我们既要传承好,更要结合当下实际发扬好。”在孙开林看来,所有党员心中要有一种感情,那就是对父老乡亲的热爱之情;脑中要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坚信党员只要带头,群众就跟你走。

在孙开林的带头下,尧治河村的转型从未止步。2024年8月,投资12亿元的尧神天池文旅项目动工,计划打造全国首个尧文化主题度假区;52公里矿洞带将全面开发,形成三产融合集群,预计年产值50亿元。

http://www.myrb.net/html/2025/news/4/414168.html



上一条:光明网:从“示范者”转向“引导者” 数字时代舞蹈教育路径探析 下一条:极目新闻:连续五年创佳绩!武科大这位副教授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