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倒数第一 到全省第一
――看武汉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逆袭?
湖北日报讯 图为:青菱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定期到村民家中送医送药。
文/图 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毛旭 李杏
12日,记者走进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候诊区敞亮舒适,空气中闻不到消毒水的味道。
谁曾想到,5年前,这家医院是“被人遗忘的角落”。
逆袭,如何完成?
砸掉“大锅饭”
2011年前的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一家对内不对外的校医院。
因为职工多为武汉科技大学的“博士太太”,医院被称为“博士后之家”。他们吃着“体制饭”,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由于懂医者寥寥,校医院成了开药所。
为解决附近13万人口的“看病难”,2011年8月,校医院黄家湖门诊部更名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谭伟出任中心主任。
谭伟原是天佑医院放射科主任,曾在大江南北完成3000多台介入手术。他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砸掉“大锅饭”,实行绩效考核。
革掉眼前利益,很难。光是统一下班时间,就花了半年;消取寒暑假、双休,自己没少挨骂。
杨贵丽是中心副主任,因工作量太大,当时就和谭伟闹翻了,一封信告到校办,说中心来了个“疯子”,非要辞职。
“当时正值春节,中心发不出绩效,谭伟向母亲借了5万元,发给大家。”杨贵丽回忆,这件事让她震动。
她留了下来。随着一项项规章制度的落地,她看到了希望。
“两条腿走路”
谭伟为医院重新定位:公共卫生和医疗质量“两条腿走路”。安逸多年的校医们开始踏出校门,走村串户,做公卫服务。
中心副主任刘毅峰回忆,2011年,他们第一次到偏远的横堤村时,村民很诧异,因为从来没有医生主动走进村民家里看病。在一户农家,60岁老人中风瘫痪多年。当医生掀开被褥,床上爬着蛆虫,让人心头一颤。“实实在在将医疗政策惠及村民,是社区医生的责任,更是良知。”谭伟要求医护人员下村不走过场,入户不留死角。
一年后,中心摸清居民健康状况,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网格化包干”“错时上门服务”,签约近1万人,为7000人筛查出慢性病,建立近百张“家庭病床”。
同时,训练院前急救能力;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技能竞赛;组建医疗团队……
记者看到,该中心建有急救室,急救床、心电监护、除颤等设备一应俱全;康复中心有各种训练手指器械;影像室有128排螺旋CT、四维彩超;肾病科有血液透析……堪比三甲医院。
从倒数第一,到全省第一,该中心不断刷新着社区医院的名次表。
病人“赶不走”
在青菱街卫生服务中心,有一批“赶不走”的病人。
2012年,70岁的张婆婆因多年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衰,送到中心时已无法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医生建议患者转院治疗,可张婆婆不答应。
原来,张婆婆是中心的签约病人,平时只要一个电话,哪怕大雪纷飞,社区医生都会把药送到床边。“我出现任何意外,都不要医院承担责任,请医院放心救治。”张婆婆态度坚决。
当晚,七、八位科主任主动要求值夜班,守护病人。降压、打针、观察,经过3天紧张抢救,婆婆病情好转。
22岁的黎源是一名幸运儿。两年前,他因车祸受伤,失去语言能力,也不会行走。没想到,在该中心经过两年康复训练,奇迹般康复了,现在能独立来去、与人正常交流。康复过程中,中心为了减轻黎源家的经济压力,聘请其父为医院守门。
5年来,青菱街社区卫生中心已华丽转身。去年,该中心门诊量突破17万人次,收入达2100万元。
据了解,目前,该中心又被委以重任,将托管一家医养融合机构和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记者手记:一条可以复制的道路
湖北日报讯 图为青菱街卫生服务中心大厅一角。
记者 崔逾瑜
社区医院,在居民家门口,最大优点是方便。
然而,经过十几年,社区医院不但没有发挥出自身作用,还在百姓心中留下阴霾。当前,社区医院医疗水平仍不能满足公众需求,防病功能没有真正落实,小病医疗在社区的目标远未实现。
近年,社区医院发展,大多“借力”大医院,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何况大医院自身问题也多,无暇顾及。
社区医院要发展,关建还是提升实力。只有社区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引导公众“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等不靠,苦练内功,坚持公卫服务和医疗质量“两条腿走路”,不仅破解了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难题,而且赢得了患者口碑。它创造了一个低成本、高品质提供公共服务的典范。
更关键的是,它的“逆袭”之路,实为一条可以复制的中国社区医院发展之路。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61019/hbrb298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