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中国新闻网: 武科大十五项国家科技奖优化冶金产业链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1-13浏览次数:

中新网 武汉1月13日电 (程毓)在刚刚揭晓的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里,武汉科技大学再次榜上有名,这是该校连续7年15次获国家奖。

谈及秘诀,党委书记刘华才说: 这是学校多年来坚持‘立足冶金显优势,服务行业求发展’,凝神聚力、厚积薄发的结果。

盘点武科大获得的15项国家科技奖,你会发现,都是钢铁冶金行业的科研成果。如2007年获奖项目破解矿渣处理的瓶颈,2008年获奖项目改进高性能钢种的生产工艺,2009年获奖项目降低钢铁行业的焦化污染,2010年获奖项目推进大型高炉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2011年获奖项目降低薄带钢生产的消耗,2012年获奖项目促进高温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今年的获奖项目在冶金设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获奖项目不仅涉及焦化、冶炼、矿渣处理等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而且延伸至选矿、储运等环节,形象地说,是在冶金产业链上 节节开花 。

校长孔建益说,学校因钢铁而生,因钢铁而兴,武科大 专情 钢铁冶金,苦练 内功 ,不断做大做强 一体两翼 。 一体 即学科,武科大不断完善、优化学科体系,形成以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等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专业覆盖冶金生产链所有主要环节的学科体系。 两翼 即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

武科大先后建成 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 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 、 冶金装备及其控制 、 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 等3个部级、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等科研平台;紧密结合国际冶金研究前沿和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以项目为纽带,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明显优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武科大主动向行业、企业 借力 ,校领导每年率教授团、专家团、博士团,走访全国各大钢铁企业,先后与武钢、攀钢、重钢等20余家大中型企业结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聘请20多位企业老总、近百名高工为 兼职教授 。企业的难题成为教授的科研课题,企业的车间成为教授的研发平台,校企专家围绕冶金行业需求、瞄准世界一流技术,共同选题立项,开展科技攻关,而且80%以上的科研成果实现同期转化。校企合作不仅给武科大的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巨大的推动力,而且科技成果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针对 含铁矿渣处理技术 这一钢铁领域的世界难题,张一敏教授联手冶金、机械、化工等学科的教授,多方诊断和攻克相关技术问题,在工艺、设备、产品均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项目产品在冶金行业推广应用,创造十几亿元的工业产值,该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炼焦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含毒废气和难以处理的焦油废渣。王光华教授带领团队历经十多年研究,掌握焦化污染控制技术,其关键技术在武钢等20多家企业应用。据10家企业3年数据显示,仅节水一项就达4.5亿多万吨,相当于武汉市2/3居民一年生活用水量,而且扭转了 有焦化就有污染 的局面,该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材的纯净度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李楠教授率领团队致力于 洁净钢冶炼用耐火材料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 研究,其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部分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亦独树一帜。项目成果先后在宝钢、武钢等3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和20余家耐火材料企业实施,产品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并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仅8家企业3年数据统计显示,新增产值14.73亿元,该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的获奖项目是由陈奎生教授团队领衔的 冶金高频液压控制伺服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武钢、攀钢、新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部分产品已出口到印度、越南、中东等地,近3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其关键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也促进了整个液压行业的技术进步。

近5年,武科大主持和承担国家 863 、 973 、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两千多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00多项。从2007年起,连续获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

每项重大科研成果,都有力地提升了武科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攻关水平,并推动了我国乃至全球冶金行业的进步。然而,每一个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武科大人的艰辛和执着。

夜幕下,武科大的实验室经常灯火通明至凌晨;寒暑假,教授们 泡 在企业做科研。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张一敏教授,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没有 周末 ,跑过的大小矿山不计其数;年过七旬的李楠教授至今仍坚持下企业,指导科研团队工作。

展望未来,武科大党委书记刘华才充满信心地说: 我校刚刚加入由国家实施的省部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学行列,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发挥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提升为钢铁产业服务、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服务的能力。

上一条:新华网: 武汉科技大学一项技术近3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 一所省属地方高校的“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