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月15日电(记者俞俭)记者从武汉科技大学获悉,这所大学一项将油滴压力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武钢、攀钢、新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部分产品出口到印度、越南、中东等地,近3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这一液压传动技术创新项目被称为 冶金高频液压控制伺服元件关键技术及应用 ,日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陈奎生科研团队30多年来致力于液压传动与控制领域研究,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测控软件著作权,并承担了伺服液压缸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
陈奎生介绍,这一项目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有三项关键技术:自补偿变间隙密封的大型伺服缸、抗污染电液伺服阀、万吨级伺服缸检测。其关键技术在市场中运用,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也促进整个液压行业技术进步。
人们熟知的液压式千斤顶,其原理就是将油滴的压力能转变成机械能。上世纪80年代,武汉科技大学开始了我国高水平液压元件测试技术研究与实践。团队先后研制出1500吨、3600吨、5000吨、万吨动态负载下的大型伺服缸性能检测技术。这一技术已经为武钢、攀钢等企业建立了7个液压试验中心。在全国8套同类型检测设备中,团队自主研制设备的占6套,打破了产品长期送国外检验的困局。
在液压控制中,伺服阀是必不可少的元件,它能接受控制信号,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冶金、化工等领域。伺服阀的阀芯阀套间隙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油中的杂质很容易堵塞孔道,造成设备故障。每年钢铁企业由于相关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陈奎生团队发明的U型串级节流抗污染技术和动压 力反馈全系统镇定技术,提高了伺服阀动态特性及可靠性,降低了设备维修送检的频率和费用。
相关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1/15/c_126009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