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光明网: 工科学校艺术生缘何两次问鼎国际设计“奥斯卡”大奖?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08浏览次数:

工科学校艺术生缘何两次问鼎国际设计“奥斯卡”大奖?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通讯员 张鑫慧

9月26日,2014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盛大颁奖典礼在新加坡举行。来自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大学生茆荣,站上了颁奖台。他的作品《hello microphone》从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4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是继去年该校学生彭怀涛获奖之后,第二次成功问鼎。

红点设计大奖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于1955年创立,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世界三大设计奖,一直被冠以“国际工业设计的奥斯卡”,获得红点奖,对专业设计师而言,也是一项终身的殊荣。武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钢铁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学生为何能两次获得此项国际设计大奖?

屡败屡战,在各类竞赛中学习

俗话说,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武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从2008年开始尝试冲击红点奖。

“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工业设计系副主任胡康老师承认,“设计作品方向模糊,团队之间缺乏默契,分工不明确,多年来收获甚微。”

连续几年冲击失败,工业设计系主任彭红教授决心改变策略,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竞赛,在竞赛中学习,在竞赛中培养。

几年下来,工业设计系学生荣获国内外大小奖项150多个。同时,艾险峰、曾力等老师分析“红点”往届得奖作品,并专门拜访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取经。

为了让每个团队更有效率,学院专门配备指导老师,定期开会,制作时间表,有条不紊地解决作品问题,从而更好地打磨作品细节。

这几年,工业设计的学生在日渐成熟的体系中设计的作品质量逐年升高。工业设计1102班的蔡巍设计的《look out》虽然与红奖失之交臂,但被全球设计知名博客yanko design等多家外国工业设计网站刊登,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去年彭怀涛的《CLAMP STICK夹钳拐杖》,今年茆荣的《hello microphone》,这两年能连续获奖是厚积薄发。”胡康老师说道。

设计灵感源于快乐大本营

“茆荣有一个习惯,会把平时的灵感、想法记录下来,所以他有好的设计这并不奇怪。”曾力老师介绍自己获奖的学生。

一次,看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一手拿话筒一手拿提词卡,一边主持一边做动作的窘态给了茆荣很大的触动:为什么不能把提词卡和话筒整合到一起,让主持人单手操作呢?这样既能解放双手,又能让主持变得更从容。

茆荣关掉电脑,拿出本子开始设计话筒。“还不睡啊,都快一点了。”室友黄海亮的提醒让茆荣惊觉已经时至深夜,望着本子上的产品雏形,他说:“好的,一会就睡。”

而这,就是后来的获奖作品《hello microphone》的灵感之源。

像乔布斯那样不放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红点”报名开始后,班上同学都觉得红点这样的国际奖项太过遥不可及,又囿于不菲的参赛费用,纷纷放弃参赛。凭着对设计产品的自信和曾力老师的肯定,茆荣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报名参赛后,建模、渲染、排版、做模型,茆荣一个人撑起一个“组”,包揽了所有的工作。

正值考试周,茆荣每天除了复习,就是完善作品。他还坚持定期和老师、同学开会,讨论作品细节。初见设计图的同学李政扬说:“为什么不把屏幕改成曲面的,那多好看。”稍加修改之后,茆荣惊喜地喊道:“真的美观了很多,太好了。”当时已是晚上十点半了。

一次,匆匆吃完饭正准备赶回图书馆继续奋斗时,寝室的路由器吸引住了茆荣,“为什么不把话筒也做成无线的呢?”他立刻更改图纸,在话筒里内置了电源,让话筒挣脱了电线的束缚。

考试结束,茆荣开始了一个忙碌的寒假。“那时候每天都在想作品,我妈说我说梦话都是关于这个话筒的。”茆荣笑着说,当初自己就像乔布斯那样,不放过产品里里外外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的产品,不断修改产品的设计。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优化结构,成功让屏幕和话筒连接在一起完成单手操作?

有时候一个人坐在那里想,一坐就是一天。想不通了,就出去散步。当看到工地里脚手架的连接方式时,茆荣兴奋地喊道:“我懂了,我懂了!”跑回家成功解决了单手操作的难题。

对两位学生的获奖,曾力老师的惊喜要比别人少一些,“无论是彭怀涛,还是茆荣,对于专业的热情度都很高。平时都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到我,让我给他参加比赛的作品提出一些建议。所以,这两位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是情理之中的。”

上一条:科学网: 武汉科大博士后站:在“流动”中激活科研活力 下一条:人民网: 武科大教授八年躬身 因地制宜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